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宏观政策应致力于经济的内生性增长

http://www.CRNTT.com   2010-05-10 08:38:51  


中国未来应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内生性。
  中评社北京5月10日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采用出口导向型模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借出储蓄、借入增长”的发展模式已逐渐瓦解,中国未来应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内生性。华夏时报日前发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文章如是说。

   文章分析,从国外看,欧美一些过度消费型国家超过其实际经济能力的进口需求,是中国长期“双顺差”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过度的消费需求与高杠杆类金融创新结合在一起,正是导致目前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各进口国的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各国也在纷纷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试图抑制进口鼓励出口,从而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这都导致了中国出口市场的萎缩。再加上欧美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未来对出口国家也会造成影响。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若要寄希望于欧美经济复苏以缓解外需低迷的压力,可能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只有靠内需推动。

  从国内的现实看,转变经济发展结构也是势在必行。首先,宏观上中国的进出口结构不具有可持续性。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主要是一些初级产品和毛利率低的加工品,进口的则主要是能源和高技术产品。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产品虽然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低价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一方面,这种出口结构对国内环境及资源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升值、世界大宗初级商品价格上涨、东南亚地区利用更低的劳动力与我们竞争低技术产品出口,中国的出口优势难以持续。因此,中国目前急需转变原有的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今年3月份,中国出现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宗初级商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中国国内需求随经济复苏而相对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考虑将增加的国内需求由国内供给来满足,让出口转内销,通过扩大内需来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第二,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国出口行业主要是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大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在金融危机来袭、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充分调整产业结构,刺激国内消费,必定会对这些企业造成重大影响。2007年以来沿海地区大批外贸企业倒闭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为保护中小民营企业,使其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活力,扩大内需势在必行。
 
  文章指出,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具有大国的市场优势。以日、韩两国为例,其国内市场需求已远不能满足其经济增长需要,而限于人口、资源等原因,想扩大内需也并不容易,因此两国一直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与日韩等国不同,中国市场广大,拥有人口红利,加上目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同时,中国与日韩出口产品的结构也不相同,中国以初级品为主,而日韩高技术产品多,中国在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把技术和市场结合起来,加速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内生性,不仅是中国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应急之策,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

  另外,从理论上讲,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一国储蓄的增加能够提高该国收入的绝对水平,而不能影响其收入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技术的进步。过去中国主要采取借出储蓄、借入增长的方式,通过引进外商投资发展经济,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引进外商投资具有一定风险性,同时国外往往将落后技术转移至中国,而落后技术是不能带来经济持续增长的。鉴于此与其借出储蓄、借入增长,不如将本国的储蓄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变国内储蓄为国内投资,进而促进国内技术进步。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进行投资引导,将较多的储蓄引入高科技行业,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发行国债等途径,吸收国内储蓄,投资于科研项目,促进新技术的研发。 

  文章最后说,目前政府仍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通过信贷控制等途径控制房价。这种方法可以在保增长的同时缓解通胀压力。在当前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未散去,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日趋增大的形势之下,政府一方面仍应整体继续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足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投资和消费,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也要对抑制消费的高房价等加以政策控制,在增加新房供应的同时,继续进行信贷控制,以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通货膨胀。总之,我们要在总量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从结构上针对房地产市场等可能推动通胀的领域进行收紧。这种总体宽松、局部打压的政策有利于在增加经济增长内生性的同时稳定物价,维持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