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中央地方关系与中国改革新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8-31 11:36:25  


新加坡国大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8月31日讯/“目前(中国)的改革困局如何突破?人们谴责既得利益所造成的改革困局,但是既得利益是客观存在物,不管人们怎样谴责,他们不会消失。改革毫无进展的主要根源在于政治意志力、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动员。利益的困局需要利益来突破。和以往的改革一样,不外是两种力量,即地方和社会。而突破中央地方关系的利益格局为首要任务。”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郑永年的文章“中央地方关系与中国改革新动力”,详细内容如下:

  中国的改革目前面临困难的局面。一是改革缺乏动力。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政治领域,改革越来越迫切,改革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改革的重要性也是有认识的,但对如何改革缺少共识,改革政策迟迟不能出台。二是在一些领域人们好不容易达成改革共识,推出了改革政策,但却缺乏动力来实施。这尤其表现在社会政策上。最显着的就是很多年来国家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想用在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上,但有钱却用不出去。三是在另外一些领域,因为有巨大的利益驱动,各级政府和部门都推出自己的“土”政策,纷纷进行“改革”,结果导致了无穷的问题。凡此种种现象都涉及到中央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央地方关系为改革提供动力

  这些现象的产生表明需要改革中央地方关系了。实际上,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显示,如果要寻找改革的动力,就不能回避中央地方关系。或者说,在进行任何改革之前,首先要改革的就是中央地方关系。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中央地方关系的改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在毛泽东时代,无论是国家建设还是体制改革,都是从中央地方关系找到突破口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分权运动。中央集权体制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运作过程中权力不断会往上集中,而一旦高度集中,地方和社会的发展动力就会被扼杀。一旦当毛泽东认为中央官僚体制成为了改革和发展的阻力的时候,他势必发动分权运动。动员地方力量也是毛泽东这两次分权运动的政治策略。人们可以看到,在毛泽东时代,不仅省委书记能够影响中央决策,就连县委书记也是毛泽东的关注对象。和地方联盟来克服中央官僚体制的阻力是毛泽东所使用的有效方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