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张亚中:建立两岸共同体史观的现存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0-12-05 00:28:33  


 
   从“台独史观”到“分离史观”:民进党与李登辉的成果

  “务实”的民进党知道台湾独立建国在政治上是一不可能的事,但是为了自圆其说,只有采“借壳上市”的做法,为了在2000年能够赢得大选,算是正式放弃了以“住民自决”“追求独立”的诉求,转到认为在“总统大选”以后,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未来有关“改变独立”现状都必须经由台湾“住民自决”。

  1999年5月9日,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称,“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海与邻接水域。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都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至此,民进党已经把“住民自决”视为一个“维护”,而不是“争取”台湾“主权独立”的工具。

  1999年7月9日,国民党执政的李登辉喊出了两岸为“特殊国与国关系”,他所谓的“特殊”,只是因为两岸是历史、文化、血缘上的特殊相似,但是在主权归属上已经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国家”。至此,“分离史观”似乎已经成为朝野的共识。

  2000年5月陈水扁执政,整个八年中,民进党没有碰触“宪法”上的主权问题,但是在政治、经贸、文化上走上一条与大陆尽量切割的道路。也就是说,民进党在现实环境不允许的情形下,没有在“宪法”层次做出“分离”的举动,但是不断加足马力在“分离史观”、“分离论述”上。2002年的“一边一国”是其关键性的发言。

  民进党在历史教育上全力切断与大陆的关系。也就是以“台独史观”做为教育政策的基础,再透过教育政策来强化“独立史观”。除了美化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经验,视日本在台湾五十年为“日治”而非“日据”。民进党接受了杜正胜的“同心圆史观”,所谓“同心圆”之概念的出现,想要以地理的分隔来转作历史切割的工具。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台湾的九年一贯(国小、国中)课程与高中课纲,乃出现了先教台湾史,再教中国史,最后则是世界史的特殊模式。

  这种模式当然是极其诡异的。台湾史的内容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史前史,另一个则是从十六世纪殖民国家经略台湾开始叙述,试图描绘一部台湾遭到殖民国家蹂躏的历史,而某种意义上,其实隐然把“中国”也视为是蹂躏台湾的一个“殖民国家”。

  我想引述一下2007年1月31日游锡堃晚间出席台湾北社尾牙宴的致词,以为瞭解这个企图切断台湾与中国关系的史观的重要性。中央社是这样的报导:“他(游锡堃)支持杜正胜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翻修的政策决定,民进党坚持维护台湾主体性的价值观,不管泛蓝如何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或要求杜正胜下台,对于杜正胜用具体作为落实台湾主体性的价值观,民进党高度肯定。他说,当初他担任‘行政院长’期间找杜正胜担任‘教育部长’时,就曾经‘任务交付’,要杜正胜对台湾史地教科书内容,处理好台湾主体性的问题,也提醒杜正胜,过程中一定引起国亲阵营的反对,声望也会下降,但要挺得住,不要轻言放弃。他认为,要建立台湾主体性的价值观,就要抛弃大中国情结与‘一中’枷锁,所谓的‘宪法一中’就不是一种以台湾为主体的价值观。他说,翻修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争议,显示认同‘台湾主体’与认同‘中国主体’,两种价值观是无法和解而共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