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防止和遏制严重通胀是当务之急

http://www.CRNTT.com   2011-04-27 08:13:15  


 
  今年第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2%,食品价格上涨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7.1%,居住价格上涨6.5%。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物价涨势之猛、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已经不是结构性物价上涨,也不是单纯的通胀预期,而是现实的、明显的通货膨胀。

  这一轮通货膨胀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最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经济过热,直接原因则与近两年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刺激政策的副作用密切相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拉动中国经济回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通货膨胀奠定了坚实的货币基础。2008年,投资17.3万亿、新增贷款4.2万亿、M2达47.5万亿;2009年,投资22.5万亿、新增贷款9.6万亿、M2达60.6万亿;2010年.投资27.8万亿、新增贷款7.9万亿、M2达72.6万亿。

  3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增67.3万亿,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1.7万亿,分别相当于同期GDP的64.3%、20.7%。广义货币M2减去GDP,2008年超发货币16.1万亿元,2009年超发货币27.1万亿元,2010年超发货币30.4万亿元。2010年M2余额占GDP的比例达到182%,比2008年增长65%以上。按现行汇率计算,中国GDP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但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美国。今年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同比增长25%,人民币新增贷款2.24万亿,3月末M2增长16.9%,投资和信贷扩张仍有压力。

  从长期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投资和货币信贷投放超常规增长对物价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被CPI和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所覆盖的普通商品价格上,而且也表现在以房地产价格为主的资产价格飙升上,最终为通货膨胀埋下伏笔。

  会不会演变为滞胀

  文章分析,从目前经济和价格运行情况来看,中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粮食连续7年丰收,工业消费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绝大多数产品供应充足,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到位,货币信贷增速有所回落,有利于保持今年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但还应该看到,影响价格稳定的因素也不少。初步测算,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在2.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二季度翘尾因素约为3.3个百分点,三季度约为2.7个百分点,四季度约为0.7个百分点。在今后一个时期,导致这一轮通胀的原因还没有消除,撇开投资膨胀和货币流动性仍然充裕的因素不说,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从外部看,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加大。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持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过剩还将持续,美元继续走弱,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进一步走高,直接推升国内相关商品价格。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库存量均比上年度下降,中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大豆、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均低于需求量。近期中东、北非特别是利比亚局势动荡以及日本大地震,进一步形成了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