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人们为何不“放过”郭美美

http://www.CRNTT.com   2011-07-03 09:26:43  


 
  观点三:“‘人肉搜索’在中国已经出现六年了,在以前是通过论坛的形式,远远没有这次事件在微博上传播这么广泛、参与人数众多和信息传达非常及时,微博信息可以快速传递及信息不断叠加和增值,这就是一种‘微动力’,微博让智慧叠加的过程更快更有力量。”

  沈阳:人肉搜索是一种生产力,可以在社会交流过程中节省大量调查成本。人肉搜索也是一种全民娱乐式的搜索活动,是网友独特的一种参与性娱乐方式。网友和媒体存在泛人肉搜索心理,随着搜索技能的提升和虚拟活动社会性的增强,网友碰到不如意的人或者事物,在言谈和实际行动中将更多使用人肉搜索,发起人肉搜索的门槛在降低,官员是面对人肉搜索较为脆弱的群体。

  主持人:从“微博开房”局长开始,人肉搜索的双刃剑,隐私保护的边界限在哪里?微博的活跃,似乎让虚拟与现实,让公开与隐私,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其实,在很多场合,从那位局长到眼前的郭美美,这些隐私本来是他们自曝才引发围观的。

  沈阳:这就说明在自媒体时代存在两中类型的信息:私密信息和公共信息,在当前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权富阶层的信息公开对于社会进步是有意义的。最近的事件充分表明微博生活化的趋势。由于新生代都是E世代,因此不论是演员、警察、富少、官僚都有微博,而网友分析年龄大一辈的人主要还是通过对传统报道的图片资讯为主来分析。

  私有信息在特定条件下会触发蝴蝶效应,成为公共话题。同时庞杂纷乱的社交网络信息化,又给当下的网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分析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既保护个人隐私,又维护公共群体利益,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平衡性问题。

  主持人:在郭美美事件中,网友的不少猜测后来都被证伪了。您如何看待互联网特别是微博客这个新兴的言论平台?它会不会成为谣言的集散地,导致人心浮躁和社会不稳?或者一个开放的互联网本身就有自我净化的功能?

  沈阳:谣言不可怕,没有互联网之前照样是谣言满天飞。例如前段时间的抢盐事件恰恰主体是不那么上网的群体,因此不能夸大互联网或微博谣言负面的一面。我们要在鼓励 公民自由发表言论和防止谣言上取平衡策略。互联网和微博是现实的镜像,关键还是要把现实的事情做好。围绕互联网中反映出的问题,抓大放小,一件件处理好。 就微博自身而言,我们观察到在今年二季度,博友的言论理性意识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发现言论不实都会及时删除,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负面信息总是传播的更 快更迅速,这就对我们的应对部门和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是否具有彻底的自我净化功能还有待研究。

  就目前而言,微博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积极构建民间辟谣联盟,对粉丝数量在一定值以上的(比如1万)进行实名认证(我把这个叫做R认证),同时实行V网友首发负责制,每个有影响的自媒体都应该更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