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过长时间的海外直接投资狂飙突进必然会带来巨大风险 |
中评社北京9月13日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再创新高。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6日联合发布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去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高达49.9%,已超过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老牌对外投资大国,跃居当年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
上海证券报发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文章表示,为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政府在构建激励性政策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投资也在越来越多的东道国得到欢迎,甚至在对中国投资怀有政治猜忌的某些发达国家,打开门户迎接中国投资的呼声也日益看涨。正因如此,目前有必要冷却过度高涨的海外直接投资热情,政府也有必要放慢出台新的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性政策步伐,因为持续过长时间的海外直接投资狂飙突进,必然会带来巨大风险。另外,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目标定位中,也还存在不少误解。
比如,某些广为流传的对外直接投资目标就很不现实,这在资源投资中最为常见。据《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六大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29.5亿美元,29.7%)、金融业(459.9亿美元,18.7%)、采矿业(405.8亿美元,16.5%),而且正是采掘业海外投资大项目多。之所以如此,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这能保证中国进口资源供给的安全,并降低进口矿产的成本,但这种目标是不可能单纯依靠对外直接投资实现的。假如外资企业可在东道国无约束地开展转移定价操作,中国制造业企业确实可以通过投资上游资源环节降低其国内制造业部门的进口成本,把账面利润较多地保留在国内制造业部门,或是他们在境外避税港设立的离岸公司账上。但是,经过上世纪70年代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现在,但凡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国家,普遍对其境内外资企业的转移定价操作实施了程度不等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此种限制尤多。如近年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矿山,东道国政府批准时几乎都附加了一系列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中国投资矿山在出口时须按国际市场价格销售,不能人为操纵低价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