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亚太地区安全的“美国威胁论”

http://www.CRNTT.com   2012-01-19 10:12:48  


 
  第三,退一万步,即使中国有意愿要成为超过美国的超级大国,中国完全可以等待时机的到来。因为时间在中国一边,各种经济预测都显示中国将在本世纪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耐心等待的成本远低于无谋冒进,主动与美国为敌有百害无一利。

  但是,上述的中国没有挑战美国的意愿和能力并不能保证中美不发生冲突,中国如果有可能被迫成为安全威胁,最大动力可能是美国威胁。美国的大战略的意图的界定将影响中国对“美国威胁论”的判断。中国并不反对美国要保持在国际体系中的超级地位的战略目标,问题是美国是不是会把这一战略目标上调,界定为在任何地区都保持绝对的至高无上地位(absolute primacy),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将会相当危险并且让中美安全关系呈现典型的“安全困境”图景。

  从中国来看,在自己的家门口存在怀有敌意的巨大的军事同盟网络本身就感到安全威胁和隐患,中美在西太平洋上的不对称让中国感到不安。尽管享受了这样的霸权,美国还抛出航海自由受阻论,并积极策划“海空作战”计划,中国的“美国威胁论”在进一步得到确认后,有可能就走上对峙路线。反过来中国的对应措施会被美国看成是对其地位的挑战,军备竞赛就可能出现。

亚太地区国家的美国威胁论

  希拉莉国务卿在2011年11月出版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America's Pacific Century)一文中将美国定位为亚太地区安全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并且认为本地区对于美国的军事存在仍然有需求。美国的军事存在的确为亚太的和平做出过贡献,相关国家对此的确也有需求,但是这些并不等同于美国就是一个“净安全保卫者”(net security guarantor),美国同样可能成为亚太国家的威胁来源。

  亚太地区的美国盟国担心自身会被动卷入美国引发的中美安全冲突,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做出选择,形成“双向朝贡体制”(two-way tributary system)。

  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中心—轮辐”(hub-spokes)式的亚太安全框架“旧金山体制”,美国既是这些双边安全条约的签字国的安全提供者,也是这些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同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朝贡体制”,各国的国内政权的合法性同美国是否承认直接相连,与此同时美国也可以通过是否开放或者开放多少美国市场来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在军事上,美国在这些国家设有军事基地,派驻大量美军,在武器开发、采购等方面这些国家也全面依存美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冷战时期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同盟超越了“朝贡体制”,而更接近于罗马帝国。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中国重新回到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1992年,中国宣布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为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奠定了国内的机制建设的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为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敞开了大门,过去20年间中国同亚太国家的经济依存度大幅度提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