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校车事故背后走不出的怪圈

http://www.CRNTT.com   2012-02-02 11:54:32  


 
  中央和地方财政曾投入54.9亿实现“哪有炊烟哪有学校”,撤点并校后原有校舍设施荒废

  1980年以来,为实现“哪儿有炊烟,哪儿就有学校”这一目标,全社会投入了巨大资金,仅在西北、西南欠发达的九个省区、469个贫困县,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54.9亿元,修建了14942所中小学。而1990年代初开始的“希望工程”项目,十多年来共募集资金53亿,在农村建设希望小学15444所。

  虽然伴随撤点并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但很多腾空后的校园却一直处在闲置和废弃状态。那些曾让各方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村小,废弃不用或贱卖为私房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三、但“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也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撤点并校”背后的教育布局调整,实际上是将原有的“村民办学”改为“政府办学”。而之前“哪有炊烟,哪就有学校”的办学模式也是建立在村民自掏腰包之上。

  “村村有小学”实际上建立在“村民自掏腰包办教育”之上,农村空有义务教育之名

  1970年代文革后期,为了便于扫盲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镇镇有高中”的布局方式第一次被喊出。村级行政区划进行。中共中央1985年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基础教育进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而这一体制,则把筹措“办学”经费的负担卸在了地方各级政府肩上。

  而在2001年前,“杂费”、“教育附加费”、“学校建设费”甚至“社会治安费”都会摊派到儿童“学费”之中,在云南、四川、甘肃等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集资也屡见不鲜,在1994年西北大学的一份调查中,甘肃天水下辖的三个县区,逾半数教学点和完全小学由村民自发集资兴办。有学者曾戏称,农村是有义务教育之名,而无义务教育之实。

  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师生比例失调,甚至出现4人一班级

  “撤点并校”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人口减少。1990年后,在许多农村开始出现学生招不满的状况,一些地方的教学点和小学,师生比例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失衡——1998年,湖南省炎陵县平乐乡有7所村级小学,仅有学生28人,班均4人,师生比为1:4,大大高于1:23的国家标准。1998年的一份调查中显示在西部6省中,50%的农村教学点存在2到3个年级混编上课、甚至一到六年级同班上课的“混排”状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