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马光远:保卫民众财富是宏观调控底线

http://www.CRNTT.com   2012-03-27 08:30:55  


马光远
  中评社北京3月27日讯/南方网日前登载经济学者马光远的文章“保卫民众财富是宏观调控底线”,文章指出,对于中国致力于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而言,没有一个合理的税收基础,没有一个不让民众财富缩水的货币政策,再加上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民众的消费能力只能日益萎缩,所谓的扩大内需战略最终只能沦为一句空话;保卫民众的财富,而不是让民众的财富缩水,应该成为政府宏观政策的伦理底线。

  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和委员围绕经济转型和收入分配改革等问题展开热议,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而温总理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对改革的强烈呼吁,以及对反改革思潮的忧虑和强烈抨击,更是让各界倍感振奋。料想在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以收入分配改革为突破点,围绕夯实民众财富和改革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宏观政策会做出实质性的回应。

  改革也好,经济发展也好,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民众的财富,国家的宏观政策应该围绕增加民众财富的目标设计和制定。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代表和委员关心最多的是中国银行业的“暴利”问题和负利率问题。中国银行业2011年的净利润超过万亿大关,增幅高达30%以上,占到全球银行总利润的20%,而利润的来源90%左右是依靠政策保护的“存贷差”,真正体现银行业自身竞争力的第三方业务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大多不及10%。在银行业利润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过重的融资成本而生存困难。银行利润的暴涨还建立在已经超过20个月的负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全年,我国CPI比上年上涨5.4%;而最新调整的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5%,百姓实际存款利息收益为-1.9%。也就是说,存一年定期,1万元会“缩水”190元,过去三年,13亿人因为负利率而导致财富缩水6000多亿,每个人付出了500元的成本。很显然,在银行主要依靠存贷差、每次通胀都通过负利率让民众承担通胀成本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不但没有起到保卫民众财富的作用,而是和很多历史上的其他政策一样,悄悄转嫁了通胀的成本。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