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英九在“双十讲话”中表示尽速推动两岸互设办事机构。
|
中评社北京10月25日讯/(评论员 文睿)近日,两岸互设办事机构成为两岸关注的热点。马英九在“双十讲话”中表示,台湾将通盘检讨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并尽速推动两岸互设办事机构,以照顾两岸厂商、学生,服务两岸民众,并把这个工作当作未来两岸工作的重点。之后,台湾新任“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表示,有关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的问题正在研拟中。随后,10月16日台湾海基会新任董事长林中森在首次访陆时主动提出两岸两会互设综合性办事机构一事,希望两岸都能再加把劲、有所突破。10月17日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两岸互设办事机构一事做出正面回应。他表示,两岸互设办事机构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希望双方尽速完成各自的规划,早日进行沟通协商,达成共识。
实际上,关于两岸互设办事机构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海协、海基两会成立之后,两岸在交往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互设办事机构的必要。但是由于当时两岸交流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互设办事处的外在条件并不成熟。之后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在“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两岸关系不断紧张,两岸互设办事机构只能一拖再拖。2008年马英九上台之后,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开启两岸和平发展新时代。四年多来,海协、海基两会协商迈入制度化阶段,八次陈江会共签署18项协议,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两岸人员往来大幅度增加,两岸各领域交流不断深入,两岸经贸合作由浅入深,在这种情况下两岸交流合作中衍生的各类问题及服务需求不断增多,相应地,经由两岸相关政府部门处理的问题以及需要提供的必要服务和帮助也不断增加。这些问题的处理和服务协助的提供,在目前情况下经常需要由官方授权的海协会和海基会联系处理。例如,长期以来部分台商或大陆赴台投资者发生紧急事情或突发事件,如大陆居民在台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等,处理方式往往是由两岸两会委托台商在大陆各地的台商协会协助处理,或者由大陆委托海基会了解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对事件情况的了解滞后,从而贻误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有时甚至给当事双方造成不应有的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