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建立以民生改善为目的的城镇化模式 | |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08:44:35 |
二、城镇化进程要着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文章指出,1、正确理解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内涵 一般认为,城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二是地域城镇化,指在地域空间上,农村地域逐渐转化为以人口的高度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地域的过程。三是经济活动城镇化,指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在地理上聚集,以及生产方式日益趋向于城镇经济特征的过程。四是生活方式城镇化,指随着社会身份、职业、社会角色等的变化,人们在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社会交往、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综合素质等方面,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的过程。城镇化的内涵尽管很多,但从根本上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们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因此,城镇化绝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必须逐步改变传统的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模式,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2、土地城镇化水平已然不低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土地资源紧缺成为新的瓶颈。随着城市开发,水泥正在侵占耕地和绿地,影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国的国情来看,适宜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的面积是180万平方公里,如果扣掉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的建设空间,今后还可以或者说今后适宜城镇化和工业化开发的面积不到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3、中国城镇化仍将加快发展 从中国城镇化的内生动力来看,多种因素仍然支持中国快速城镇化。第一,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式的社会流动仍在高位运行。中国城镇化最重要的两个推动因素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城市附近土地征用引起的农民市民化。近年来,虽然务农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与此同时,非农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再加之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等因素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受到拉力和推力双重促进。另外,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同化作用越来越明显,不光对进城农民工形成诱惑,而且对农村、特别是近郊农村的年轻一代影响很大。第二,城市增长极的虹吸效应,会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近期看,城镇的经济增长显然具有绝对优势,其吸纳劳动力和增加居民收入的功能十分突出,城镇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点,城镇化率提高也就顺理成章。第三,促进城镇化发展政策日臻完善。目前,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城市保障房建设等相关政策和制度正在摸索试验期,一些制度日益趋向成熟,相关政策将逐步推出,对农民进城将形成强大的推力。第四,区域发展均衡化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城镇化加深。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流动,特别是人口的跨地区迁徙,必将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方向。特别是,近些年,中国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很快,为人员和生产要素流动提供了便捷、快速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促进城镇化。 而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30%,表明城镇化进入到了加快发展的阶段。目前,中国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50%,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 因此,无论是从国际经验来看,还是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中国的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4、未来城镇化应量力而行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比我们要高,但需要进一步做分析。比如,在日本,虽然农民只占全国人口的4%,但约有1/4的人生活在农村。德国的情况也很相似。这说明,只要建设好农村,农村也是宜居的。所以,并不是不种地的人都要进城。而一些城市化率超过了80%的国家,比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存在大量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的居民。由于这部分人口没有能够获得稳定的工作,使城市里出现了不少贫民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实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都会带来严重影响。推进城镇化,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量力而行,不能超前。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