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往哪里走?

http://www.CRNTT.com   2013-02-05 10:13:00  


 
为民主政治奠基

  第三,从长远看,行政体制的改革,就是要进行有助于支撑未来民主制度有效运作的国家制度建设。在西方,中国一直被视为一个“只有经济改革而没有政治改革”的改革模式。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从狭义上来界定政治改革,即把政治改革界定为政治民主化,而政治民主化又被进一步狭义地界定为选举制度的确立。尽管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中国本身也有,但大多数中国学者和政策研究者,都会把行政体制改革视为是政治改革的内在一部分。人们意识到,民主只是众多国家制度中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但不能取代其他方面的国家制度建设。行政体制是任何国家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没有一个有效的行政制度,任何国家都难以成为现代国家。行政体制应当说是中性的制度。没有一个有效的行政体制,民主制度即使产生了,其质量也会是非常低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体制改革就是为未来高质量的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如果把这三大方面的内容放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中来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就会更加明确,那就是,建设小政府、大社会。这也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提出了的改革目标。但要避免误解,今天还需要在“小政府、大社会”之上加上“强政府、强社会”。这主要是要说明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国家和社会、政府和人民之间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双赢游戏,即政府强,社会也强。

  因此,要回答“中国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往哪里去”的问题,就是要在这个目标框架内检讨已经做了什么?什么地方做好了?什么地方没有做好而还需要再继续做?又有哪些新的领域需要做?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要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如何理解行政体制改革和小政府、大社会之间的关系?“小政府、大社会”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理解。在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者提出这个口号,主要受当时西方正在进行的美国里根总统和英国撒切尔首相的革命,即私有化浪潮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福利社会大发展,导致了公共部门的大扩张,从而也是管理公共部门的官僚体制(也就是中国所说的行政体制)的急速膨胀。结果,庞大的公共部门不仅制约了私营部门的经济效率,也制约着政府提供服务的效率。私有化运动因此成为不可避免,就是要求政府减少对公共部门的干预,甚至撤回。除了私有化之外,西方国家也采用“公私伙伴关系”的做法,即把一些政府服务外包给私营部门,也就是政府向社会收购服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