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故宫博物院 |
中评社北京3月27日讯/台北故宫博物院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零失窃率可能要被打破了。昨天院长冯明珠证实,有5件器物类文物的附件“未现”,可能在过去“改箱为柜”计划实行时,文物的附件或残件藏在某个箱子内而尚未找到。她还强调“文物配件遗缺无损主件价值”。看来,在台北故宫眼里,附件缺失并非大事。诚然,评估文物价值,台北故宫是权威,外界无可置喙,而“未现”的原因也有待查明,但5件文物的附件不翼而飞是事实,暴露了台北故宫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
台北故宫自1949年落户台北以来,保安严密有如滴水不漏,没有出现过失窃事件,但曾发生过文物意外遗失。院藏重要文献《满文原档》中的一页“女尸图”于1969年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当时台北故宫准备把《满文原档》发行成书,因内部没有数字扫描装备,只好送出外面拍照印制,但拿回时却发现“女尸图”不见了。据台北故宫职员估计,当时岛内风气保守,社会上根本见不到裸女图,所以被好奇心者偷走了。自此之后,台北故宫规定所有文物拍照都须在院内进行。另一件离奇消失的“文物”,据说是一包新疆进贡的湖盐,盐因年代久远挥发了,只剩下包盐的纸。2007年还传出台北故宫镇院之宝“翠玉白菜”和“肉型石”缺损,后来虽澄清为作品拟真而造成误会,但立委们仍要求进行全院大清点。台北故宫遂于2008年10月展开赴台以来第三次文物清点工作,直至去年4月才完成,虽然文物总量与上一次相符,但发现部分附件缺失。
据悉,台北故宫共收藏了超过69万件文物,为清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60多年来只进行了三次清点,每次耗费数年之久。虽然故宫院长每年组织抽检1400件到1700件文物,但抽检率过低,倘若有文物遗失,恐怕未能及时发现。岛内有媒体指出,从“销赃”的角度来看,大型文物或文物主件因登记在册,脱手不易,不容易成为监守自盗或顺手牵羊的目标,但配件等小东西就相对简单许多,毕竟也是不可多得的古物,在收藏家市场有一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