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

http://www.CRNTT.com   2013-06-17 08:32:50  


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中评社北京6月17日电/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积极稳妥的新型城镇化是扩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稳增长的最大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要求。这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着力点,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经济日报发表时评人李玉双、彭冲文章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城镇化率每年以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近年来每年有1000多万人进城,这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广大群众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普遍得到了实惠。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从土地资源看,目前多数城市偏重用地规模的外延扩张,人口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再如,长期生活在城市的1亿多农民工,在统计上已经被纳入“城镇户口”,但在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还不能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待遇,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造成资源的双重占用,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此外,社会城镇化速度严重滞后于经济城镇化速度,突出表现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设施短缺、住房紧张、服务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

  文章指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方向,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城镇的内在承载力。具体而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是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降低城镇准入门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但按户籍人口计算,却远未达到这一数字。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障碍,为此,未来要重点在这一方面下力气。首先,要遵循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根据城市发展特色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次,缩小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公共服务差别。把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保障外来务工人员享有基本的医疗、教育、社保、住房等社会福利,并逐步消除由于现有户籍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利益不公平,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城市的常住人口。

  二是以合理调整优化城市布局为突破口,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从本质上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相比于传统城镇化注重城镇规模扩张,新型城镇化要在科学布局、统筹规划上下功夫。比如,科学谋划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促进产业合理布局;节约利用土地和各种资源,注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统筹安排区域性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推动水、大气和垃圾废弃物的区域性综合治理,加强城市自然生态保护,等等。要通过统筹规划,力争最大限度地精用、盘活各种资源并放大其价值,力争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发展成效,使城镇的资源运作和价值创造更加绿色、更有后劲,使城镇更趋于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要注意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特别要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强农业现代化,把发展产业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拓宽非农就业渠道,创造更多非农就业岗位,使农村适龄劳动力稳定、就地就业,并实现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同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