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郑大华谈张君劢思想:宪政主张被忽视

http://www.CRNTT.com   2013-07-08 14:44:29  


张君劢(1887-1968),民国宪法之父
  中评社北京7月8日讯/在6月30日北京大学高等研究院举办的“张君劢与现代中国”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郑大华教授做了“张君劢政治思想的演变”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张君劢一生追求民主宪政,喜欢儒学思想,追随社会主义,其政治学术思想有一个演变过程;郑大华教授总结张君劢思想有三个面相: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者,经济上的社会主义者,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而国内目前对他的宪政思想、政治哲学的研究渊源不够。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对张君劢先生的研究比较早,1997年由中和书局出版了《张君劢传》,大概有50万字。去年,商务印书馆又把它再版了。张君劢思想非常复杂,人生也非常复杂。比如他是一个旧学者,他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又在日本拿到学士学位。苏维埃这个词是他第一次翻译来的,可他又反对中国的苏维埃道路。他和蒋介石关系很好,却被蒋介石软禁过两年。61岁时,周恩来送他一块匾,上书"民主之寿”,对他评价非常高。但是,1948年,他又是共产党所列第一批43名战犯的最后一名。他懂3种外语,日语、英语、德语。他的学术思想不光是哲学,所以我写了一篇文章《张君劢在学术上的贡献》。对西方哲学介绍最多的是他,尽管很多介绍是点到而止,他参与立宪,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是他起草的,所以又被称为民国“宪法之父”。

  他的思想很复杂,可以分成三方面:一个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追求,所以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喜欢儒学思想,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一生又追求社会主义。他的思想,基本有三个面相:他是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者,经济上的社会主义者,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现在研究最多的、影响力最大的是他的文化思想。实际上,他的思想中真正有价值的是宪政思想。现在国内对他的宪政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相对薄弱。所以,我在《张君劢传》后记中说,要加强对他的宪政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比如说20年代他就主张社会主义,60年代他到新加坡讲民主社会主义。他的新儒家思想开创于20年代。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张君劢发起的“科玄论战”(编者按:1923-1924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张君劢、梁启超、吴稚辉、陈独秀、邓中夏等参与论战),这两个开启了1920年代新儒家发展的潮流。张君劢晚年的《新儒家思想史》,发表了很多关于新儒家的政治主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