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人民币国际化处于“两难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3-09-07 09:58:27  


在开放资本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中国实际上是处于“两难困境”,需要寻找新的道路来摆脱这种战略困境。
  中评社北京9月7日讯/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在中国已经至少被提出20年有余的时间,却始终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其中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体制、法律、人才、市场环境等这些国内方面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是开放的国际条件始终不好。

  发达国家“减赤”过程漫长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文章表示,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不到十年后又爆发更大规模的全球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的特点也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相同,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是在生产过剩背景下爆发的危机,但此次危机却是在生产不足背景下爆发的危机,或者说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因为实物产品收支“黑字”过大所发生的危机,而今天的危机却是因为实物产品收支“赤字”过大所发生的危机,正是因为实物产品收支的赤字性不平衡,才引起贸易收支、财政收支、资产负债表等一系列价值形态的不平衡。

  在新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能够以比发达国家更低的成本生产实物产品,就使发达国家希望纠正实物收支不平衡,从而走出危机的道路,相比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加艰难与漫长,并且也导致传统的对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办法大多失效,沿用传统办法只会加大生产不足矛盾,加大国际收支赤字。

  随着中国重工业产品生产与出口能力的不断提升,发达国家的重工业也会出现萎缩,实物收支赤字还有更加扩大的倾向,从而使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不是在消弭,反而会扩大。其标志性的事件是,去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首次突破百万辆,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也正在从资源类产业,转向发达国家的重工生产能力。

  由于实物产品收支长期难以取得平衡,财政赤字扩张能力也已耗尽,反而必须走向“减赤”过程,这就迫使发达国家为了平衡实物收支赤字,只能依靠增加货币发行的办法来维持贸易逆差。同时为了摆脱金融市场危机与经济危机,利率也只能长期保持在极低水平,在这样的前景下,必然会导致更大的资产泡沫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国际货币关系的紊乱,从而在未来酝酿出一波又一波更加严重的世界性金融与货币危机。在这样的长期背景下,中国如果迈出开放资本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经济很可能是未受其惠,先受其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