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远离乌托邦:告别鲁迅式的国民性改造 | |
http://www.CRNTT.com 2013-09-22 14:05:58 |
01 鲁迅式的国民性改造 用民族性掩盖人性 忽视人性 改造国民性成徒劳 在中国人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中有一个细节常常被忽视,那就是将“民族劣根性”一词与一位作家紧密结合,而这位作家就是一直稳坐圣坛的鲁迅。“民族劣根性”是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经典总结,而改造国民性就成了鲁迅毕生努力的目标之一。鲁迅并非国民性改造学说的始作俑者,也不是探讨该问题的最后一人;可以说,探讨国民性改造方面,晚近中国前有梁启超、辜鸿铭等“古人”,后有柏杨、李敖等“来者”。为何一提到国民性问题,人们自然地就想到鲁迅?那要感谢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人,一直坚持收录大量他的文章。 在中国,几乎全民都学习过《藤野先生》,所以都能讲出鲁迅弃医从文的典故来——“以手中的笔作解剖民族劣根性的手术刀,来医治国人麻木的精神疾病。”这种以笔作刀,试图改造国民性的尝试就成了鲁迅的标志,也成了后世写批判文章人学习的榜样。国民性是族群的群体内在特征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异于他族的个性,更有基于人性的共性。鲁迅试图通过为精神作手术来改造国民性的努力,明显忽视了国民性来自人性这一特征,出发点就错了。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中国人依然存在所谓的“劣根性”。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