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GDP增长不代表更幸福——科斯助手王宁谈科斯

http://www.CRNTT.com   2013-09-24 11:48:54  


 
  王宁:所谓的“边缘革命”是指体制外的力量引发经济产生革命性的转变。正如我们书中所指出,来自社会边缘的力量当然可以成为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之外的边缘力量是市场化的主要推手。

  人物周刊:科斯认同哈耶克的“由于社会中的知识是分散的,所以计划经济不可能成功”的理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计划经济也曾全面或局部地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尤其在社会主义国家。例如二战和冷战时期的苏联,甚至在美国这样的自由经济市场,政府也依靠干预市场进行“计划”而挽救经济危机。应该如何理解哈耶克的这个理论呢?

  王宁:政府独享强制权力,在经济中当然扮演一些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以国家力量调动资源的特权是一柄双刃剑,即可成事,更能败事。

  人物周刊:上面这个问题或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作是凯恩斯和哈耶克之争,科斯是怎么看待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理论的?

  王宁:哈耶克是科斯多年的同事。哈耶克年长,当科斯还在伦敦经济学院时,哈耶克已经名满天下。哈耶克后来非常推崇科斯的工作,两人关系很融洽,曾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多次向诺奖委员会提名科斯。科斯也曾多次私下叹息:哈耶克不应该放弃经济学,转向政治哲学。凯恩斯主义在战后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科斯一方面怀疑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担心经济大幅度滑坡后人心思变,会走向政治极端(包括纳粹和斯大林主义)。

  人物周刊:应该如何理解科斯提出的在中国生产更多的东西和让中国变得更好是两码事?

  王宁:中国的GDP可以增长,但中国人不一定更幸福。譬如,由于忽略环境成本,生产的增加不一定意味社会福利的提高。又譬如,由于国家力量仍然左右某些中国市场,生产的物品不一定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人物周刊:科斯提出中国缺乏一种开放的“思想市场”,中国的经济政策将会得益于“观念讨论”,究竟这种“思想市场”在中国受到的束缚和主要障碍是什么?

  王宁:缺乏“思想市场”即是缺乏法制,以致公权泛滥,侵害人民的利益。这是威胁中国市场秩序的主要障碍。明儒黄宗羲有言,如果“公天下是非于学校”,则“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遂亦不敢自为是非”。中国传统的政治理想,“天下为公”,有独到之处;它不同于西方以政党相争为基础的民主。但如何把“天下为公”付诸实践,应该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挑战。

  人物周刊:科斯认为中国的腐败问题应该依靠中国人自己直面腐败,然后才有可能最终铲除腐败。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中国人民历来认为腐败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科斯对此怎么看?

  王宁:权力和腐败是共生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是监督权力和遏制腐败的良药。另外,任何政权不可能完全根除腐败。很多情况下,腐败只是表象,只是果,并非左右政治兴衰的真正的因。

  人物周刊:科斯对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表示过不满,觉得它阻碍了许多潜在的交易,阻止了土地生产力和价值变得更大的可能。而目前的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土地问题上,科斯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