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利率市场化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之首 | |
http://www.CRNTT.com 2013-10-22 08:37:48 |
大家翘首很久的金融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普遍期盼政府一定会降准、降息保增长,新一届政府却换了一种方式来应对形势的变化,不降准、不降息,而是取消利率下限的管制,加快推进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开放,设立上海自贸区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试点。证券日报发表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广文章表示,尽管金融改革任重道远,但这样的开局令人惊喜。现在大家把焦点转向将要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三中全会后,金融改革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及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首先,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宏观领域的两大领域金融和财政,其改革的重要性凸现。我们经常讲当前中国经济许多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根本原因是市场化改革远未到位,包括宏观、微观两大领域都陷入体制的僵局。但经济发展方式是微观问题,而发展模式(政府所选择的发展战略、宏观政策以及相关的体制)是宏观问题,宏观问题不解决,微观上怎么使力都是“白费劲”,常常是“事倍功半”。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深化宏观领域改革才行。 资源配置不当或低效率主要指什么呢?从各种生产要素看,我们的劳动力很早就允许充分竞争了,而且劳动力价格尽管受到农民工谈判能力弱的影响被长期低估,但市场化程度总体看还是高的;土地尽管被垄断,但定价不是在市场均衡价格之下,而是大大高于市场化价格(地价泡沫);资源品价格一些环节是放开的,一些环节仍有管制,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我们看到的要素价格扭曲的主要方面是利率的长期低估。利率如果扭曲,那所有的价格都会扭曲,结果是能够过量使用资金的行业、企业、个人和区域“大占便宜”,形成暴利或超常利润,其他行业、企业、个人则利润缩水,或处于微利状态。房地产是其典型代表,它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各级政府眼中独秀的“支柱产业”。中国的许多垄断利润或暴利源泉是资源低价、土地农转非的高额增值和制造业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所产生的收益,但利润的分配则主要是通过金融机制分配,因此,一切低效率、不公平的关键是金融体制机制的缺陷,具体来讲就是利率管制,即人为地将利率水平压低,以鼓励投资和出口。长期将利率水平定在远低于均衡水平的结果必然推动投资膨胀、资产泡沫。实际利率“超低”、资金资源有限性的结合,就会导致大量的寻租和市场扭曲,市场扭曲的表现在2011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表现得极为突出。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