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阶段须创新经济治理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13-12-01 10:25:19  


  中评社北京12月1日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这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缓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这使得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新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2013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上半年经济逐季走弱,以及确定经济增速“合理区间”之后,国家随即推出一系列“微刺激”的政策组合稳定市场预期,三季度GDP增速企稳回升至7.8%,创下六个季度以来最高水平。工业、外贸也同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6%,占中国经济规模达40%的工业反弹对经济产出的整体反弹起着重要作用;前9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3.5%,1~9月中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各项数据回暖显示“稳增长”政策显效。

  然而,宏观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内在增长动力不足,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制约着经济回升的高度。特别是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扩张性操作的药效已经有所下降。这意味着,超剂量、大规模的经济扩张措施,其所能产生的扩张作用也不会达到应有程度。

  文章分析,首先,经济回升驱动力主要是政府投资驱动为主。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2%,较上年同期放缓0.3个百分点,但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同比加快约1.4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4.2%,增幅同比加快11.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19.7%,增幅同比加快4.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仅增长18.5%,增幅同比放缓5个百分点。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55.8%,较上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但问题是政府主导的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成分过大,在带动了2012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反弹之后,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延续到了2013年的前三个季度,高达近25%的增速已经是自2010年来的最高值。与制造业投资不同,高速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不可持续,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

  其次,产能周期制约着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从产能周期角度来看,目前中国正在消化2010~2011年大规模投资释放的产能。中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钢铁、水泥等重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都比较严重。2012年,中国产能利用率为57.8%,产能消化将大大影响工业生产和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

  再者,发达经济体复苏给中国增长前景带来压力。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复苏或滞后于发达经济体系复苏。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动能普遍增强,对中国形成新挑战:一是由于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启动,主要发达经济体率先启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私人/公共部门“去杠杆化”和制造业“再工业化”等结构性调整措施效果初显。二是发达国家掀起一轮自贸区谈判潮,TPP、TTIP等高标准自贸协定,各国倾向于通过保护本土企业,争夺有限市场份额,大打贸易保护牌,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发达经济体延续低利率和扩张性货币政策,超额流动性前所未有,自2012年5月以来,全球M2货币供应量迄今为止已经增加3万亿美元左右,增长了4.6%,而随着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启动退出量化宽松,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将加大中国经济复苏进程、货币政策操作以及结构转型的压力。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