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路依然崎岖 | |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08:49:13 |
文章指出,若再冷静分析一下,中国贸易在全球第一的靓丽外表下不无隐忧。最突出的是贸易不平衡,这包括出口和进口的严重不平衡以及出口贸易的不可持续性,前者带来的巨额贸易顺差,既是通胀隐患,又不时引发国际贸易纷争,后者因为服务贸易的短板而使中国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能源制约以及环保成本压力增大的新情况下处于被动地位,更遭遇欧美等发达体发起的一轮又一轮贸易战。 预料,在成了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后,中国外贸还将面对更为严峻挑战。试举其荦荦大端者,便有外贸成本逐年高企,国内外贸企业竞争力降低;人民币持续升值且幅度较大,而且面临美国一直的政治压力,中国外贸出口缺乏后劲;还有占中国外贸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面临产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实际外资下降幅度较大,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正被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削弱这样几个方面。最新数据表明,去年前11个月,中国制造业吸引的海外投资较上年同期下滑5.7%,至647亿美元,比2012年下滑了7.1%。相比之下,劳动力成本很低的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飙升了逾80%。这无疑制约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发展后劲。另外,中国多年积累的产能过剩,对进口需求也是抑制。 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和构建新的开放体制予以破解;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外需市场提振带来的机遇,更要适时抓住。转型期的中国,依然离不开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来冲破中国现代化遭遇的重重迷障。新的一年,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尤其是美欧日三大市场经济复苏的趋势明显。总体而言,中国进出口形势前景可期。 文章提出,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中国外贸正从外延的量向内涵的质转化。中国的开放性经济体制正在从“外向”为主走向“内外兼修”。这个新变化,一方面舒缓了中国经济的外贸依赖性,另一方面也给中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只有靠内需外贸两大市场的合力,才能确保中国经济永续发展。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前途,即使出口量维持高位,在劳动力成本提升和人民币升值所致的利润降低背景下,外需市场之路也会越走越窄。外需市场倒逼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最大机遇。 此外,开放性经济体制的创新,为中国外贸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外贸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战略调整,是中国外贸的希望所在。去年秋天启动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若能尽早释放出政策所期待的外贸新活力,对中国乃至周边市场,毫无疑问都具有示范效应。与此同时,内陆地区的开放战略,也给中国外贸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外贸活力。 伴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美元升值预期的提升,对中国至少意味着美国市场向好、人民币或将相对贬值两重利好。这两重利好,有助于提升中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当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不容忽视,这对中国商品出口未必是利好,对于进口却是好消息。 文章最后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在今天象征性意义或许更大些。而中国将要应对的挑战却是实实在在的:在追求进出口贸易平衡、可持续增长、提高服务贸易出口、提升贸易后劲的征程上,不容我们有稍稍的喘气。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