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新型城镇化是现有城镇化的“升级版” | |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08:30:10 |
4.“留得住乡愁”是新型城镇化的建筑特色 文章提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些也是中国建设形成功能多样、风格各异、模式互补的新范式城镇化的指导方针和实践指南。 “乡愁”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对出生地、工作地等的怀念情结。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7.9%,即当时约1.75亿人口生活在城市;现在有7亿多城市常住人口,比改革开放初增加了5亿多人。换句话说,现在的城里人大多数来自农村;即使自己不是农民,父辈或祖父辈也有可能是农民。在新增市民中,有人出生在美丽的乡村,有人出生在城市的“胡同”,有人出生在部队的大院,每个人的“乡”不一样“愁”也不可能一样。人老的时候希望看看自己出生或工作过的地方是“乡愁”,中国每年的“春运潮”也是“乡愁”的部分体现。“留得住乡愁”,就应在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护好标志性建筑,避免“拆掉真文物、新建假古董”,否则就“留不住乡愁”了。 应发扬光大中国的建筑风格。在过去的城镇建设中,反映中国特色、风格多样的建筑在逐步消失。徽派建筑、福建民居,“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等建筑风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图纸”建几乎所有的清一色建筑,鸽子笼式的建筑或“水泥”森林耸立,不仅使邻居不相识,还割断了文化联系。原来农村的“矮屋厚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薄砖墙高瓦房,不保暖不隔热,夏季要用空调,冬季要供暖,不仅没有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更主要的是丢失了建筑风格之“冬暖夏凉”和“节能”之实。 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不能建立在农村衰落、农业衰退的基础上,决不能形成那种大城市繁荣昌盛、小城镇和农村破败衰落的畸形格局,而应从“重城轻乡”、“城乡分治”、城市优先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新型城镇化不仅应使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城镇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还应以城市带动郊区和农村共同发展;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既要防止“城市病”,也要防止“农村病”。不能采取撒胡椒面的方式建设新农村,而应选择一些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村进行重点建设,把分散的农民吸引到中心村居住,防止形成“空心村”。应通过统筹规划和建设,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农村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城乡发展格局。 形成新的城镇文化和新社会风尚。在中国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文化被不同程度的“边缘化”了。伴随农民进城上楼,乡土文化在丢失,充满乡愁的歌曲、流传百年的小调亟待挖掘,并在非文化物质遗产的名义下加以保护。随着居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的日益增强,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然而,保护生态环境尚未成为广大居民群众的普遍需求。因此,应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社会破除铺张浪费、比阔气、讲排场等陋习,倡导绿色消费的理念与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风尚,毕竟房子再大睡觉只要一张床,汽车再豪华只是代步工具。只有形成新的城镇文化和新社会风尚,新型城镇化才能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5.基于互联网的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 文章指出,经济繁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城镇化应当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有消费无生产”的城市不可持续。中国曾有过生产型城市抑或消费型城市的讨论,结果不言自明: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难以运行下去。换句话说,城镇化必须有合适的产业做支撑,必须有较多就业机会,必须有旺盛的人气。一些城市不论规模大小都建设CBD,无形增加了客流,需要一定的交通运输能力支撑;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新区等到处可见,却有名无实。一些城市成为“白天鲜见人、晚上少亮灯”的“鬼城”,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结果;一些城市“摊大饼”,而服务业仍在原地扩建,诱发“潮汐式”拥堵;一些城市成为“白天不见人、晚上全亮灯”的“睡城”,反映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一些资源型城市产业没有升级,出现“矿竭城衰”结局。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已破产,需要我们避免。 产业选择至关重要。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选择得当,注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是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不高,服务业发展的“入门人口”规模达不到要求,缺乏需求支撑。新型城镇化不仅能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发展,使服务业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比重不断提升,从而推动形成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