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反恐风暴背后的群体污名化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4-03-19 12:02:12  


 
  污名化存在着一个命名的过程,在施污者与受污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对等的权力关系,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 )将污名定义为人际关系中“一种大大令人丢脸的特征。” 被污名化也就意味著名声不好,道德品质有问题,被排挤出社会正常范畴,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社会信任体系遭遇危机。污名化是一种社会身份定位,被污名化的一方,其真实和虚拟的社会身份之间产生了错位。这与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很相似,由于某些特定的因素,污名化的一方对被污名化的一方往往存在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里所言“特定的因素”是什么,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新疆人或西藏人的“恐怖、暴力”身份标识?有人说是媒体的报道,他们认为媒体不负责任地使用“新疆暴徒”或“西藏暴徒”的称呼,强化了受众对新疆人或西藏人的刻板印象。表面看来,确有道理,提出“刻板印象”概念的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还提出过“拟态环境”概念,即受众对社会的认知主要基于媒体的报道。

  不过,认为媒体是导致新疆人或西藏人被群体污名化的罪魁祸首,此种言论显然不能触及问题的机理。如果非要追究,则当局现行的差异化民族政策难辞其咎。本着保护少数民族同胞的初衷,给予少数民族同胞在教育、生育、经济等政策上的优惠,看起来合情合理,彰显了政府的人道主义关怀。然而现今来看,中国政府实行数十年的差异化民族政策问题多多。

  不妨先来做一个逆向思考,政府给予少数民族各种优惠政策,假若是出于保护和关爱之意,我们也可以将之理解为这里面存在着身份上的歧视——因为少数民族在智力上和文明开化上不及汉人,所以才给予特殊照顾。中国历史上有这样的传统:中央以远,蛮夷之地,民风彪悍,非怀柔政策才得以笼络人心。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也曾经是美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享受者,1951年,马丁·路德·金申请波士顿大学神学院的博士项目,提交了一份很低的GRE分数单,按照白人标准,肯定不会被录取。令人惊奇的是,他最后被录取了。当时的美国白人普遍认为:黑人学生和少数族裔学生,在标准化总体考试中的成绩一定会低于白人学生。

  这在中国的教育界更为普遍,少数民族考生所享受的加分、减免学费等各种优惠条件令汉族学生极为羡慕,同时也催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不平等。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一部分人可以免费享受优质商品服务,另一部分人则需要出高价购买,这对于日渐萌生平等意识的中国人来说,颇为不爽!这不也是传说中的“特权”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