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土地政策不利于人的城市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3-24 09:16:14  


  中评社北京3月24日讯/新型城市化本质上是人的城市化,而当前中国出现了地的城市化远远快于人的城市化的现象,城市面积扩张过程中人口密度却明显下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土地低效利用的现象并不是个全国性的现象,而更多地存在于中小城镇,从东、中、西的划分来说,则更多地存在于西部。

  土地政策影响了人的城市化进程

  财经网刊登复旦大学教授陆铭文章表示,当前中国的土地政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把建设用地指标的配置当作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2003年以来,建设用地指标相对越来越多地向中部和西部省份配置,相应的,东部地区在建设用地指标当中所占有的份额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用地政策的内地倾向在开发区设置上体现得更为明显。2003年时候,全国范围内有过一场压缩开发区的政策,当时大量省以下的开发区被取消,被取消的开发区数量占到了全部开发区的70%。但也就在这次整顿中,东部地区受到了相对更为严重的抑制,在剩余的开发区中,中、西部省份被保留的开发区所占的比重反而上升了。

  借用行政手段的初衷是为了给内地省份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实际的结果却是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自2003年以后,东部仍然是主要的劳动力流入地区,但在土地供给上所占有的份额却逐渐下降,结果,东部地区的地价和房价出现了快速的上涨。

  地价和房价的上涨带动了工资的上涨,威胁到了中国经济(特别是东部)的国际竞争力。房价是生活成本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房价的上涨使得劳动力向东部流动的趋势受到了抑制,这可以部分地解释自2004年之后东部地区的所谓“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在这种趋势下,东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影响,因为在劳动成本明显上升的过程中,劳动力的技能却没有同步提高,在短期里,企业可以通过加大投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维持竞争力。但是,时间久了,没有劳动力技能的快速提升,没有产品创新,企业简单靠增加投资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道路很快就走到了头。

  地价带动房价,并进一步影响工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选址。考虑到内地的物流成本更高,制度环境更缺乏竞争,东部很多倍感成本压力的企业并没有像政策制定者所希望的那样往内地转移。很多企业宁愿向周边其他东南亚国家进行转移,因为那里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港口条件也不差。而向内地转移的很多产业,往往是受到了“零地价”的吸引。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在政绩考核指标的驱使之下,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具有较高的容忍度。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