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游客的素质

http://www.CRNTT.com   2014-05-01 09:14:46  


 
  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是一种费孝通所谓的“差序格局”,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一般,形成一圈圈的人际关系,波纹的远近标示着社会关系的亲疏,人们则依据这种亲疏远近决定自己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和道德标准。在私人联系之内,受制于熟人圈子中的舆论威力,人们温良恭俭;离开了私人联系、到了公共领域,原有的约束没有了,有些人就会为所欲为,行为大变。所以在中国,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因此很多人的家里窗明几净,但对公共走廊里的灰尘却视而不见,到了大街上则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厕所更是难以踏足。梁启超、陈独秀、鲁迅等前贤早已痛心疾首于国人公德的缺失,但到今天,情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教育有强烈党化色彩

  而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无法对上述情况起匡正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教育带有强烈的党化色彩,学生一进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爱党、爱国、爱人民”、“八荣八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等带有明确意识形态宣示和教化的教育内容。近年来,虽然兴起所谓的“素质教育”潮,但也基本限于小提琴、芭蕾舞、书法等对升学有加分作用的科目;便后冲厕、不乱扔垃圾等事关日常举止和教养的内容却得不到教授。到了高年级,分数更成了学生的命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党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父母的期待是考高分、上名牌大学,只要有了这两样就是好学生;举止粗鲁、自私自利这些坏毛病,只会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小节”,不值得介怀。

  从整体的文化氛围来看,1949年之后对城市资本家和乡村士绅阶层的消灭,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整肃和改造,斩断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在民间社会的传承,而那些刚刚从西方传入中国大城市的风度、礼貌和讲究,也都被视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做派”而遭到斩草除根。最终,草根阶层的行为举止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文化和人际交往的那些细腻和精致的东西荡然无存,整个社会极度粗鄙化,人们甚至以粗鲁、不讲卫生、不修边幅为荣,认为这才代表革命和进步;而教养等一切温润的东西,都被视为革命不彻底、脱离群众的表现。这样一来,几代人成长于一种粗糙、和现代主流文明隔离的状态,而这些人恰恰是今天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塑造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对精致、教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到今天都还只是少数人的事。

  此外,“大国崛起”的话语和中国国力的增强,使得一些中国人到国外有一种扬眉吐气,以上国人自居的心态,言行举止轻狂。近代以来中国命运多舛,列强入侵使中国遭受百年屈辱,中国人对此刻骨铭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是“受害者”这样一种心理定势,面对洋人有一种自卑感。直到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很多中国人也不再差钱,原有的自卑开始转化为狂妄,对别国不屑一顾,认为别人的都不行就我好,时时产生一种“巴黎有什么了不起,还没有北京、上海的高楼多”这样的肤浅心态,再加上国内养成的“有钱就是大爷”的做派,不受欢迎是必然的。

  这样看来,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绝不仅仅是个人私德或修养的问题,而是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在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的大背景下,和政府的执政水平与民主程度一样,中国游客的所作所为也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一部分,而且更为直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游客的素质问题兹事体大。很难想象,一个国民随便在大街上乱扔纸屑、随地吐痰、没有平等意识的国家,会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居然领导了,那又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