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对八项规定“误判”致数百名官员折戟

http://www.CRNTT.com   2014-06-29 09:41:02  


 
  新一届领导甫一上任,就提出了八项规定。尽管官方大张旗鼓地宣传,新领导也率先垂范,出行轻车简从,不住高档宾馆,不搞繁文缛节,但从上述审计结果来看,效果至少在2013年,不是很好。对此,可以这样解释,对于这些掌握着资源、“见多识广”的实权部门及其领导来说,中央的八项规定及新领导的垂范,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是做给下面看的,不必当真,当真就输了。当然,从移送案件数量远超上年来看,你可以说他们对新领导整治官僚作风的决心是一种“误判”,但这种“误判”却有很大的“真理”成分在内,因为他们是按照过去的惯例来认识八项规定的,以为不过是新领导人上任后,做个样子、树个形象罢了。

  这也说明,八项规定之类东西,如果不同时伴随建立相关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指望人们的自觉性是靠不住的。公共部门出现的这诸多预算执行情况,本质上还是一个公共财政不健全的问题,审计报告就指出,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本预算”在很多部门都界定不清。此种混淆,一是可能确实对“三本预算”不了解,二是有意为之。但不论哪种情况,都揭示了内地公共财政体制的不健全导致财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上。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几乎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如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多,导致财政资金重复分配,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合并正是当下财税改革的重点之一。刘家义审计长为此建议,加快健全统一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规范预算收支的分类、统计和公开口径。然而,仅停留于此是远不够的,因为对于公共财政来说,关键是两点,一是财经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一是公共财政的公开和透明,后者某种程度上更重要,只有做到全口径无保留的公开,才能形成外部监督和约束的力量,而不像现在这样,只能通过审计署单兵作战才能发现问题。

  前审计长李金华曾自豪地把审计看作国家的“看门狗”,可最忠诚的“狗”也有打盹或偷懒的时候。对于事关纳税人的钱,完善透明的制度远比人重要。 

  2014-06-27 08:54:41 来源:和讯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