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财税体制改革诠释现代国家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14-07-04 08:46:17  


 
  混合所有制

  实现市场法人主体产权结构最大的包容性

  文章分析,“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后面跟着一个突破性表述,就是“混合所有制”。文件中首先继续表述了“公有制经济发挥主体作用”——关于“主体”能不能改成“主导”,有些同志坚持说必须表述成主体,主导就不行。但后面跟着的是,“不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就不分主次了。接着引出“混合所有制”的突破——市场运行机制基石的关键部分,就是过去已肯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形式——股份制,可以使公有的、非公有的产权融合到千千万万市场主体——企业产权结构里面去。

  有人解读说混合所有制就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种说法不对。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就已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现在所说的混合所有制,实际上强调的是在一种现代国家治理的法治背景下,使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内部,它的产权可以按照混合所有制来处理,可以避免过去种种似乎解决不了的纠纷,实现最大包容性和共赢、多赢。如果说混合所有制在现实中是通过规范的股份制来实现市场法人主体产权结构最大的包容性,那么原来谈论了多年争吵不下来的“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姓公姓私”和“姓社姓资”问题,都可以淡化。

  通用公司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标杆性大公司,但它的股权高度分散,你搞不清楚哪个人代表资本家,还有为数众多的持股人是本企业的员工、产业工人和社会上的劳动者。而较早时一说美国的资本家,就会想到洛克菲勒家族等。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已说到,股份制出现以后,它表现为在原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框架之下的扬弃,但还是一种“消极扬弃”。一百多年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儿突破。比如西方讲市场主体——公司达到一定规范程度后要上市,在上市环节是叫go public(走向公共),已不是私有概念。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上市公司亦称公共公司,其经营状况要接受全社会监督,财务要有充分的透明度,公司发展和社会公众更紧密结合。在中国今后几十年改革发展过程中,混合经济意义的股份制一定会长远而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

  文章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从学术理论上讲,“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财政,处理的是公共资源配置问题,它必然拉动、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和整体的社会管理。由政府掌握一部分财富后做什么?就是以财行政,履行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预算,预算是政府体系的收支计划。建国之初,毛主席就曾说过,预算非常重要,它体现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各级政府预算体现了各级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重点、内容和政策,大到国家安全、国土开发,小到公共区域路灯照明、路标、门牌号码方位识别系统的设立,都是要通过财政分配以规范的预算安排实现其供给的,所以财政当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楼继伟部长还加了一句话,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强调了财政在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支撑作用。

  把以上所说的三个关键词连在一起,再具体结合到各个区域、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以财政服务全局,我们面临的改革任务十分丰富和艰巨。

  从居安思危的角度,现阶段我们应该正视哪些困难和问题呢?前边三十几年,中国经济走势相当不错,但现时又面临着较多麻烦。国际上一方面会说“中国威胁论”,一方面又常转到“中国崩溃论”,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发展存在矛盾与问题。我认为矛盾的凸显最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物”的角度的资源和环境制约。中国非常遗憾地走上了我们过去希望能避免、但现在看来没有能够避免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威胁问题已十分严重;另一条是“人”的角度的收入分配、财产配置和人际关系状态。社会成员对于收入分配已累积了一堆不满。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就必须深化改革,而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既得利益纠结在一起互相顶住形成固化藩篱,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非常困难。有人将走向现代治理面临的现阶段基本局面比喻成“两只老虎赛跑”,一只老虎叫改革,另一只老虎叫社会问题。这两只老虎各自要素齐全,似乎彼此也看不太清楚对方,但都在往前跑,哪只老虎能跑得更快一点,将决定中国的命运。如果没有一个对于矛盾化解过程、对于“两只老虎”赛跑过程的有效控制,我们往前走有可能跌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转轨陷阱”、“塔西佗陷阱”和“福利陷阱”。因此,要按照中央《决定》的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化解各种制约发展的矛盾,释放潜在的活力,我们的现代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