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杀人的不是地震是建筑 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4-08-06 14:00:21  


日本现代民居大量使用隔震层和轻质材料,不仅抗震,而且建造简单方便。
  中评社北京8月6日讯/地震灾害学业内人士常说:“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相关资料显示,地震中人员伤亡总数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海啸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

  这又得看一看东邻日本的经验了。今天跟你聊聊,日本是如何做到让建筑物更抗震的。

日本现代地震研究的1.0时代

  十九世纪后半叶,日本刚刚开始对地震的研究,那个年代,日本还没有提出建筑要有抗震设防能力。1892年,“预防震灾调查会”成立,他们的目标是——提升木造建筑的耐震性。

  这个目标,未免太保守了一点吧?

  不过,在那之后,日本建筑抗震研究就开始进入了有科学世界观指导的阶段。1916年,日本建筑家佐野利器提出“静力震度法”,建议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水平力应该是结构重量的1/15,这样能够起到防震作用。

  1923年,按照这种设计思想建造的日本兴业银行大楼落成,流年不利,同年9月,关东大地震就发生了,兴业银行大楼经受了考验。

  于是,在第二年施行的日本都市建筑法中,“静力震度法”的原则,就成了抗震设计的规范。

  此后,日本的建筑物进入抗震减灾1.0时代。1968年,100多米高的霞关大楼建成,当时这个大楼采用的是预制钢筋混凝土耗能剪力墙和钢框架结构。听上去有点难,各位肯定听说过装修专业名词“承重墙”,它是用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而“剪力墙”则专门用来支撑水平负荷。简单来说,那时候的思路就是用stronger的材料来建造stronger的高楼,让它们能够抵御强风和地震的摇动。

  除了减震墙,日本很多建筑物在设计时也考虑了隔震原理。1921年,设计师Frand Wright在设计东京帝国饭店时,把紧密排列的短桩打入地下的软弱土层之上,而帝国饭店建筑在短桩地基上,如同漂浮在软弱土层上的大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