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淡化GDP”背后的积极信号 | |
http://www.CRNTT.com 2014-08-21 09:37:03 |
经济日报发表时评人潘璠、化成文章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同一辆行驶的列车。随着承载量、道路、环境的变化,车辆需要适时地加速、减速、停车、保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结构效益、资源环境、收入差距、房价高企等问题,对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只有适应规律、调挡降速,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违反规律,为保持经济增速而不择手段,就会扩大和加剧矛盾,从而欲速则不达,反而延缓和迟滞发展的进程。 文章称,在简单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办法下,一些地方、部门甚至专家学者,对发展速度推崇备至,导致在增速已经很高的情况下,依然把哪怕很小幅度的回落都视为不可接受的下滑,并屡屡提出经济增速不能低于多少多少的“红线”。实践证明,这样的分析是不科学的,对经济发展也十分有害。 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例,如果长期维持10%的增速,价格涨幅保持在3%以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城市投资规模要一年高于一年,城市建设的“大饼”要不休止地向外围扩张,城市就永远是一个大工地,政府的负债也将不断高企。同时,为保持投资长期不降速,必须在增量不断加大的同时,使存量遭到破坏和减损,以致过多耗费资源,过度污染环境。现实中,一些城市投资增速长期维持在15%至20%甚至更高的水平上,如果在发展初期阶段还值得骄傲,长此以往就应使人担心了。同理,在GDP增速上长期追求不变目标的副作用,则是结构失衡、产能过剩、负债加重、环境恶化等等,而终有一天会难以为继。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