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客观看待企业融资成本矛盾 | |
http://www.CRNTT.com 2014-08-25 09:29:41 |
文章认为,“4万亿”投资以及随后的政府对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信贷的政策调控,可以视作本轮实体经济资金成本隆起的一个直接推手,而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中国银行业的“一支独大”以及由政策调控引发的监管博弈。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降空间非常小,银行理财以及影子银行等利率市场化正在不断压缩存贷利差。银行高利时代实际上彻底终结,数据显示,总资产高达140万亿之巨的银行业实际利润不过1.4万亿,总资产收益率也仅有1%,而随着整体经济的持续调整,房地产以及地方债务平台风险敞开使得不良贷款率业已超过了1%,上半年剔除上千亿坏账之后依然达到了1.08%以上的水平,未来的商业银行实际前景堪忧! 为缓解银行坏账风险,银行业内呼吁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但是实施起来同样困难重重,资产证券化固然有利于转移风险,但如此也必然意味着利益的让渡和资产的贬损。此外,纵使加快金融管制放松,新生的民营银行没有二三年是无法立足于市场。 文章指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短期内难以彻底转变,当前所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办法,在某种意义上并非问题的关键,而更应该着眼于推动构建一个走向充分竞争的银行融资市场,完善资金定价权谈判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