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丁咚:中国“脸色外交”和政策转变 | |
http://www.CRNTT.com 2014-11-24 10:27:37 |
三幅面孔,看似小节,实则深刻地蕴藏了习近平一代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本质意涵。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业已形成的中国外交政策亲美远苏,到江胡时代力图构建美俄平衡的外交格局,现已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外交天平更倾斜于俄罗斯,它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和优先方向。韩国被视为中国在东亚切入西方体系,并可以拉拢的战略支点,借以分化西方联盟。 背靠俄罗斯,前倚韩国,中国频频发力,试图彻底阻遏周边领土冲突,全面恢复往昔的“势力范围”,进而在更广阔的亚洲,伸展自己的战略存在和利益,实现与自身的体量和上升的实力相匹配的地缘影响力。削弱美国在亚洲的领导权(在亚信峰会上,习近平提出将美国排除在领导权之外的亚洲观),打击战略上与己对立的国家(比如日本),“调教”越南、菲律宾等不断捣蛋的小国,笼络传统友好、对中国战略依存需求强烈的国家(比如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不失时机地扩张自己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等地缘工具中的参与主导权,并进一步提出最初就由自己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它们的支撑体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中国连续施展了密集的外交动作。 尽管如此,美国仍是中国潜在对手俄罗斯和日本的关键制衡者。失去美国,中国就会在战略上陷入险境。而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同样有其不可忽视的地缘重要性,也是地缘博弈的重要力量,中国必须借重,以实现自己更紧迫的外交目标。 这是中国领导人在APEC峰会期间展现不同“脸色”的重要底蕴。不过有评论指出,作为APEC峰会主办国,中国不仅是东道主,也是APEC的组成分子,对待成员国如此“作态”,有损中国的大国风貌和外交形象,也不利于实现中国的外交目标,发展本国国民的福祉。 作者丁咚是中国独立政治评论员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年11月24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