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每年300万中国人过早死亡? | |
http://www.CRNTT.com 2015-01-22 11:31:15 |
与健康有关的公共政策,政府和民众都需要认真对待 从个人角度来讲,如果真的感受到这种“当头棒喝”,要采取行动其实并不困难,如施贺德博士所说,“要预防这些疾病,只需要改变一些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够等。” 但人都是有惰性的,戒烟戒酒自不必说,“足够的锻炼”按世卫的标准只需要每周150分钟,又有多少人能靠自律就能做到? 所以,在防止“过早死亡”这方面,仍然要依赖公共政策。人们往往担心,公共政策需要很大的投入,其效果也值得怀疑。不过,这次世卫的报告列举了一些“最划算”且又有效的做法给各国进行了参考: “土耳其率先实施了各项 ‘最划算的’减少烟草措施。2012年,该国健康警示标识占每个烟草制品包装总面积的65%。现行烟草税占总零售价的80%。另外,该国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结果,2008年至2012年期间该国吸烟率下降了13.4%。” “匈牙利通过了一项针对糖、盐和咖啡因等对健康构成高风险的食品和饮料成分征税的法律。一年后,40%的生产商为降低应税成分而调整了产品配方,结果销售额下降了27%,产品消费量减少了25%至35%。” “阿根廷、巴西、智利、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提倡降低在包装食品和面包中的含盐量。阿根廷面包含盐量减少了25%。” 中国能采取类似的公共政策吗?在控烟方面,最近有一些很不错的苗头,比如广告法二审草案规定烟草广告全面退出大众媒体,有些激进的做法比如“影视剧禁烟一刀切”甚至还惹来了争议。但也有很多人看出,有关部门的决心仍然不是那么坚定,比如广告法仍将允许全国超过540余万的烟草专卖点张贴、陈列烟草广告。而对于世卫建议的“健康警示标识占每个烟草制品包装总面积的65%”,中国的香烟包装始终都在排斥。从这点来看,只能说“利益博弈”仍然还有很多,民众健康还没到高于一切的地步。 然而,“过早死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国家长远利益更没办法得到保障。按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的说法,“像中国这样冉冉上升的经济体,面临着一种现实存在的风险: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来减少非传染性疾病负担,那么,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生产力低下和劳动力不足,将会抵消经济发展和高速增长带来的经济利好。” 该怎样取舍,道理应该是很明白的。 结语:中国人听说过的关于健康风险的描述已经有很多,但多数人往往无动于衷。这一次,“过早死亡”似乎是个新鲜词,能否真的来个“当头棒喝”?难道中国人真是个不怕死的民族? (原标题:每年300万人过早死亡是真的吗 来源:腾讯评论今日话题2015-01-22 第3047期)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