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必须加快向“创新驱动”战略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5-02-18 08:51:33  


 
  第二,总体而言,中国国家创新强度普遍偏低。美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为3.35%。2013年中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为0.88%,差距较大。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2013年的制造业研发强度只有0.88%,而日本2009年已经达到4%,2008年美国已经达到3.3%,而德国为2.4%,中国制造业研发强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在2008-2009年的研发强度。

  第三,中国技术创新的“追赶窗口”正趋收敛。全球各国展开战略创新竞赛。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围绕新一代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展开了新一轮增长竞赛,纷纷推出各自的创新增长战略。全球制造业升级而不是回归。不论欧美发达经济体还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全球制造业正在向高端、高科技的更高层级迈进。特别是随着全球智能网络将继续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制造、网络增值服务等产业快速兴起,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类似于传统产业那样的技术差距和技术鸿沟。

  第四,作为后发国家的创新“后发优势”并不突出。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重要影响变量。从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国家经验来看,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均达到1:3左右,而中国在2009年为1:0.43,2011年为1:0.45,2012年反而为下降为1:0.397。关键行业的技术消化吸收力度均严重不足,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一比例为1:0.39,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0.33,计算机产业仅为1:0.05,仪器仪表产业为1:0.26。这是以往注重投资于物化技术、忽视技术能力的必然结果。

  最后,创新核心资源——人才严重流失。世界各国几乎都制定面向未来的创新性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争夺十分激烈,很多国家把目光放在下一代尖端人才培养争夺上。而中国创新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相关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

  实施“创新立国”的战略路径与政策取向

  文章认为,当今,全球经济体系正经历最为重大的重构,经济纽带正从全球生产网络向全球创新网络升级,创新已经从摆脱经济危机的一个政策选项,升格为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中的唯一战略选项,因此,中国必须全面实施“创新立国”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重构国家创新系统的效能。

  一是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目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面临着“需求与能力相矛盾”的尴尬,大学和科研院所虽集聚了大量科技资源和人才,但产学研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广泛成型,衔接配合不顺畅。因此,建立共享基础设施,加快技术转移的激励体制机制,防止人为技术壁垒和行业垄断,推动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科技资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的核心、关键以及共性技术进行攻关,通过创新链驱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创新链为引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传统企业集聚优势资源加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重塑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体系。实施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活用战略。特别是促进知识产权的转让和流通,使技术创造和研究开发成果产业化,政府采购向战略新兴产业倾斜,可以推出对战略新兴产品和服务的首购、订购制度,刺激市场更快的发展和培育,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四是加速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中国亟待建立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金融体系,而转向更加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科技金融体系应该作为国家的战略性金融体系,推进风险资本基金、成长贷款基金、创新基金,实施研发种子资本计划,建立科技银行,发行科技债券,加快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全方位地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五是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在全球流动转移日益活跃,可以说技术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快于货物贸易,而且也领先于其他的服务贸易。根据相关预测,未来10 年内中国高科技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40%。意味着更多的通过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模式,接受全球的产业转移,并使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新兴的产业转移基地和研发中心。因此,在创新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必须积极构建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帮助企业链接全球资源和市场,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契机,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筑从国家创新系统到全球创新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