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黄清贤:两岸的“社会认同”基础必须存在且落实

http://www.CRNTT.com   2015-07-15 00:26:41  


黄清贤表示,两岸的“社会认同”基础必须存在且落实(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银川7月15日电(记者 徐梦溪)台湾成功大学两岸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南部中心执行长黄清贤教授于7月14日出席第二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他表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主客观发展环境虽已存在支持环境,但要真正建构“命运共同体”,“社会认同”的基础必须存在且落实。

  黄清贤认为,要从“认同”的观点出发,台湾与大陆各自的内心主观的“主我”、外界客观的“客我”,相互辩证出“自我”,必须存在我群的社会心理认同;也就是两岸是同一群体,而不是他群关系。

  他说,为了建构两岸的社会认同,构成性规范、社会目标、相对比较、认知模式等四种形式构筑了社会认同的内容,另一部分则是透过争论,凝聚出共享认同内容的一致程度。

  在“构成性规范”方面,黄清贤表示,两岸应建立集体期望与个体义务,帮助定义出两岸的社会意义。从大陆的说法来看,两岸同胞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集体期望与个体义务;但对于台湾而言,中国梦给予台湾的定位是什么,或是台湾可以在中国梦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两岸可以在这些方面取得共识,引导认同的方向就能日益明确化。

  黄清贤提出,“社会目标”是共享利益、意图、偏好的认同,两岸目前在这方面的作法较落实,包括两岸签署的21项协议中已实施的18项协议,习近平所提到的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近期则如海峡论坛公布的台胞来往大陆免签、支持台湾青年到福建创业就业、台湾产中药材经福建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后可销往大陆各地、福建自贸试验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台湾同业开展跨境人民币借款等,这些皆可明确出认同的行动目标。

  黄清贤说,两岸比较、参考其他集体认同的“相对比较”方面,两岸同文同种、积极交流;大陆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并且对台湾同胞开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这些可以让两岸认同相对于其他集体认同更具优势。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