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何军:提升两岸青年交流实效的三点建议

http://www.CRNTT.com   2016-12-22 00:10:31  


 
  五是国际政治因素。在当今国际社会,联合国和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非“中华民国”。台湾已经失去了再拥有“中国”话语权的力量,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远离中国。加之美日等国对“台独”势力的扶持以及玩弄“以台制华”的战略,客观上削弱了台湾民众对原本代表中国的“中华民国”的认同,而对“台湾”这个“国家虚像”的认同却逐渐产生。

  六是青年自身因素。一方面,台湾青年生于台湾,长于台湾,与大陆的情感关联较为淡漠,他们的“台湾主体意识”更为强烈。另一方面,台湾年轻一代成长于台湾经济高度发达、两岸交流日趋热络的年代,民主化浪潮的冲击、社会意识的多元化、新的通讯手段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风气使他们的视野更宽广,头脑更灵活,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导致他们的身份认同与统“独”立场与其他年龄段的民众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最后,台湾的年轻一代大都比较务实,最关心的还是个人前途,对“台湾前途”、“两岸未来”这类政治议题相对兴趣不大,不愿意因卷入统“独”争议而影响他们的生活。

  改进两岸青年交流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针对台湾青年精英人士的交流工作。台湾各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对整个青年群体有着巨大的榜样力量,对普通大众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一方面,在两岸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法律乃至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现有交流项目中,有意识提高台湾青年人士参加人数的比例,以便了解各领域青年人士的看法和想法。另一方面,打造在岛内有切实影响力的两岸青年精英交流项目。在议题设置方面,选择两岸青年真正感兴趣且有重要价值的主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讨。在交流时间和形式方面,除短期的会议论坛之外,也可设立时间较长的合作交流项目,从而有利于两岸青年精英之间建立起持续性的互动交流。

  二是改进现有台湾青年文化参观交流项目的实施方案。到大陆进行文化参观是当下针对台湾青年群体覆盖面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交流形式。纵观现有的通行做法,在参观主题和讲座内容的设计方面,目前体现两岸差异性的多于体现共性的,建议增加体现两岸共性的内容和互动环节,以减小两岸的距离感。要用台湾青年易于接受的形式和语言,结合文化、旅游、游戏、联谊、表演等载体开展交流,减少概念传递和理论灌输,比如近年来我会在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中举办的微电影大赛、摄影大赛、征文比赛等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参观人员的安排方面,除官方工作人员和导游全程陪同之外,宜安排一定数量的大陆青年志愿者同行,突出两岸青年的主体地位,通过多日的朝夕相处和日常交流,增进两岸青年学生之间的友谊,使两岸青年发现彼此间更多的共同语言,让两岸青年在交流中融洽同胞感情、增进心灵契合。

  三是重视互联网新媒体社交平台在两岸青年交流中的作用。两岸青年共赴实地交流的传统形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约,而互联网社交网络媒体打破了时空限制,不仅有利于扩大两岸青年之间的社交网络,更有利于通过实地交流建立起联系的两岸青年保持更加密切的互动来往。例如,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可以积极推广“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在两岸青年间的使用,在两岸青年之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自主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两岸青年的交流和融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