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金裕超:从求同存异思维析一家亲对青年启迪

http://www.CRNTT.com   2016-12-26 00:11:51  


第三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会场(中评社 梁蕴盈摄)
 
  “两岸一家亲”中求同存异思维对青年交流的启迪

  金裕超认为,“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不只是口号,更应将理念所蕴含的启迪贯穿在两岸青年交流之中,让两岸青年能真切感受到“一家亲”的感觉。为此,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两岸青年交流要注重从心出发,注重长期沟通交流的效果,实现两岸青年间的心灵契合。由于成长环境、历史背景、文化教育等方面因素,两岸形成了一些各自独有的语言环境,然而对方未必能理解,在两岸青年之间表现尤甚。两岸青年在沟通中要从“一家亲”的理念出发,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彼此尊重、理解并学习、使用对方熟悉的语言方式来进行沟通,找到沟通交流的共同点,避免形成“鸡同鸭讲”的局面。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一蹴可及,需通过深入沟通交流以逐步化解误会、消弭分歧。

  第二,两岸青年交流需从早做起,而且不能因任何因素而停滞。青年是两岸的未来,也是推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力量。由于青年的社会阅历较浅、经验不丰富,对于事务的认知尚未形成定型的思维,因此越早加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越容易拉近心灵距离,越能通过共同话题、共同语言拉近彼此的亲近感、认同感。青年能切身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实践,就能为未来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播下“一家亲”的种子。

  第三,从软实力着手,利用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加台湾青年对于“大中国”与“一家亲”的认同感。在近年来“去中国化”影响下,台湾青年的“大中国”认同已支离破碎,而教条式地口号也无法打动青年的心。在青年交流过程中,应该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并结合新媒体、电影、电视剧等年轻人较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播,让青年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逐渐培养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两岸青年创造更多的共同语言和话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