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18-02-17 00:22:02  


 
  第一,突出文化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作用。十九大的历史贡献之一,在于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也是十九大宣示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社会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专业术语,通俗地说就是制约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就是抓住了关键、牵住了“牛鼻子”,再解决其他衍生性问题就会相对容易。十九大之前,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该判断提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沿用了近40年。当时,大陆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准相当低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50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23.4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接近60%。正因如此,尽管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在文字表述中也提到了“文化”,但客观而言更加侧重于“物质”。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截至20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准。随着物质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宽泛,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而文化作为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求必然愈来愈高,分量必然愈来愈重。十九大及时改变了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尽管在文字表述中没有明确提及“文化”,但实际上相较以往更加强调了“文化”。

  第二,突出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信的作用。十八大首次提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要求,成为引发热议的一大亮点。十九大第一次把“文化自信”写入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进一步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格外重视。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认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此后,他又多次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可以说,文化自信是十九大郑重提出并确立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解决的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自处的问题。

  有的西方国家在其“一元论”哲学基础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文化优越感,在全球化进程中不甘寂寞、踊跃主导,妄图依托薯片、影片、晶片等文化符号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且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来文化冲击,如果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难免情不自禁地自惭形秽,不由自主地削足适履,到头来自毁长城、引狼入室,被别人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十九大掷地有声地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旗帜鲜明地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是文化自觉性和民族主体性的生动诠释,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发展设置了“定海神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