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智库:中华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深化发展 | |
http://www.CRNTT.com 2019-05-04 00:09:29 |
一、客家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客家人源自中原,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民系)。客家人早期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战乱。据香港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学者罗香林的分析,从东晋的“五胡乱华”到唐末黄巢起义之前,客家民系尚未形成,客家名称尚未确立。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遣50多万官兵南下进军粤北的大庾岭和梅岭,后来这些官兵留在粤北不言归,开创了中原人迁徙的先河,为以后的中原人大批向南方迁徙奠定了基础。经过五代纷争,到宋太祖统一中国时,客家人在这个地区逐渐占据优势,并自然形成南下汉人的大本营,客家民系才正式形成,客家名称才宣告确立,主要特征是讲带有中原古语的客家话,保持中原固有的风俗习惯等。到清朝晚期,客家先民历经1500多年自中原南迁的历史宣告终止。罗香林认为,客家是中华正统文化的精华,以继承古代中原华夏道统、法统的正统思想为主要精神。 “客”是相对于“主”而言,先到为主,后到为客。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在基本保留中原汉族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移居地新异的文化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和文化。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赣南、闽西、粤东,那里有29个纯客家县区。在宋末以前,福建宁化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向中国南方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目前,海内外客家人估计有一亿二千万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崇文重教、民族情怀、寻根意识、开拓精神、团结进取,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海内外专家学者对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评价很多、很高,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nextpage> 1、刻苦勤俭。客家先民早年背井离乡,漫长的迁徙历程,扎根山区艰苦创业,无数的艰难险阻,炼就了客家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特性,并代代相传。 2、团结互助。客家先民为避战乱灾荒,不断迁徙,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甚至强敌,都在所难免。面对挑战,客家人只有团结互助才能生存发展,客家先民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体会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体会到团结互助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许多客家建筑如围龙屋、土楼等,不仅有防御功能,也是客家人团结的象征。 3、念祖思亲爱乡土。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但客家人不论迁移到何处,包括海外异国他乡,都不会忘记思念故土,都不会忘记祖辈来自中原,都会传承汉民族“敦亲族、敬祖先”的传统。许多海外客家人虽身在异邦,但始终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时刻想念“唐山”和出生地“胞衣迹”,常讲“阿姆话”,教导子女溯本思源、寻根问祖,兜好香火,不忘祖籍国与列祖列宗。 4、崇文重教。客家人非常重视文化传承和教育,许多客家人宁卖田卖屋都要设法让孩子受教育。许多客家地区都是文化之乡,人才辈出,与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有密切关系。 5、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客家人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不妥协不投降的反抗性,不甘被奴役被凌辱的浩然正气,百折不挠地反侵略反压迫的顽强斗志。这种大义凛然的民族节操,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太平天国的起义,辛亥革命的成功,抗日战争的胜利,都与客家人有直接间接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客家人包括文天祥、袁崇焕、洪秀全、丁日昌、丘逢甲、孙中山、叶挺、张发奎、蔡廷锴、谢晋元、朱德、叶剑英、邓小平、刘亚楼、萧华等。 6、对异族文化吸纳包容。客家先民的南迁过程,也是中原汉人与迁徙地土著居民长期斗争、融合发展的过程;今天的客家人,不只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还包括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也表现出包容的特性,比如在客家地区,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以上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每一个特性,都是在漫长的迁徙历程中,经过无数艰难困苦、以及融合发展而形成的。国际社会对客家人有很高的评价。法国东方语言学者科连炳汉说:“典型的客家人,是勤劳的、刚强的、爱国的、热情的。”大英百科全书称:“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险家,客家妇女是强健的劳动者。”美国国际百科全书写道:“客家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系之一。”美国学者韩廷敦在《种族的特性》中说:“客家是中华民族的精华。”英国学者布肯顿在《亚细亚人》一书中,一连串举出客家人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作敢为等优点,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最后认为“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日本学者山口认为:客家原有一种自信与自傲的气质,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到南方。因此,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一族为强,是永远不会被人征服的。<nextpage>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客家文化的传承现在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客家语言的流失。有句古话说,“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莫忘祖宗声”。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原先相对封闭的客家地区因交通的便利而越来越开放、对外联系越来越多,尤其因各种原因外出谋生创业发展的客家人越来越多,客家语言快速流失。许多客家地区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少讲客家话,而迁徙到城市或非客家地区的客家人的子女更少讲客家话,或根本就不会讲客家话。这是客家文化传承的一大危机。客家话是客家文化的根,客家人应该会讲客家话,在非客家地区工作生活的客家子弟也应该瞭解客家文化,多少也学几句客家话!客家文化非常优秀,客家人应以客家文化为荣,以身为客家人而感到自豪!并且应该主动、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客家文化传统。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说,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客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基因”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其所蕴含的很多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值得深入挖掘并加以弘扬。 二、台湾的客家族群与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台湾的第二大族群(第一大族群是被称为“福佬人”的闽南人)。客家人口的数量,依不同的标准或不同的研究推估有一定的差别,占台湾总人口数的比例,最保守的估计占15%,高的达25%。 陈运栋先生所着《台湾的客家人》一书记述,台湾的客家人源自大陆的广东嘉应州(包括镇平、平远、兴宁、长乐、梅县等)的客家人最多,占了近二分之一,讲的客家话被称为四县客;其次是源自惠州府(包括海丰、陆丰、归善、博罗、长宁、龙川、河源、和平等县)的客家人,约占四分之一,讲的客家话被称为海陆客;再其次是源自潮州府(包括大埔、丰顺、饶平、惠来、潮阳、揭阳、海阳、普宁等)的客家人,约占五分之一,讲大埔和饶平客家话;还有源自福建汀州府(包括永定、上杭、长汀、宁化、武平等县)的客家人,约占十五分之一,讲永定客家话;另有源自漳州府(包括南靖、平和、诏安等县)的客家人,云林仑背、二仑一带有人讲诏安客家话。 根据台湾《客家基本法》对客家人的定义,客家人是指“具有客家血缘”或“客家渊源”且“自我认同为客家人者”。所谓“客家血缘”,是指父亲或母亲是客家人、祖父或祖母是客家人、外祖父或外祖母是客家人,或是祖先具有客家血缘,只要具有上述其中一项即认定为具有“客家血缘”;所谓“客家渊源”,指“配偶是客家人”、“主要照顾者是客家人(如养父母等)”、“住在客家庄且会说客家话”、“工作关系会说客家话”及“社交或学习会说客家话”,只要民众认为自己具有上述其中一项与客家的连结,即认定为具有“客家渊源”。<nextpage> 根据台湾客家委员会委托完成的调查研究推估,符合《客家基本法》中对于客家人定义“具有客家血缘或客家渊源,且自我认同为客家人者”,2016年全台湾约有453.7万人,占台湾2349.2万人的19.3%(参见《105年度全国客家人口暨语言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客家委员会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2017年6月)。 台湾所有县市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其中客家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区域有三个:桃竹苗(桃园市、新竹县市、苗栗县)、高高屏(原高雄市、原高雄县与屏东县)及花东(花莲县、台东县)并呈现由这些地区往外扩散延伸之情形。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五个县市是:新竹县(73.6%)、苗栗县(64.3%)、桃园市(40.5%)、新竹市(34.5%)及花莲县(32.4%)。五个县市中,新竹县及苗栗县有近三分之二的县民是客家人,其他三个县市客家人口比例也达三成以上。由于各县市的人口总数不同,超过10万客家人的县市有11个,依序分别是:桃园市85.3万,新北市63.7万,台中市48.3万,台北市47.3万,新竹县39.9万,苗栗县36.2万,高雄市35.1万,屏东县21.3万,新竹市15万,台南市11.2万,花莲县10.8万。其他客家人口较多的还有彰化县8.2万,南投县7.7万,云林县5.8万,嘉义县3.3万,宜兰县3.3万(参见《105年度全国客家人口暨语言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客家委员会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2017年6月)。 客家族群在过去,不管在战前日本统治时代、或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到都会区发展,在公务体系和文教体系比较多;但基本上是隐形的。也就是说,不太愿意让人家知道自己的客家人身份。这与过去历史的集体经验有关,担心被排斥。台湾客家的觉醒以至大声疾呼要维护客家权益、弘扬客家文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社会运动开始之后,也就是客家人发动“还我母语运动”前后开始,一些客家菁英开始办客家杂志,并走上街头,不愿意再当隐形人。而真正展现影响力是在1994年台湾第一次省长选举时,宋楚瑜在客家地区很用心去拉票,大家开始发现客家人举足轻重。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重要的选举,候选人都强调自己是客家人或有客家血统,或强调重视客家人,至少要秀一两句客家话,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以及其他许多当选或落选的候选人均如此。 渡过“黑水沟”到了台湾的客家先人,依然保留了大陆“原乡”客家人的许多基本文化特质,包括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团结互助、念祖思亲爱乡土、崇文重教、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以及对异族文化吸纳包容等,并且代代相传。回顾历史,台湾曾经多次遭到西方列强的骚扰和侵占,台湾人民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在护台御敌、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客家人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据客委会的委托调查发现,在各项客家代表性的物质、文化、特质与态度上,客家民众认为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是“客家话”;其次是“客家小炒”,再其次是客家民众的“勤俭”特质、“硬颈精神”及客家“采茶歌”等。台湾客家人的客家认同相当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客家人都“以身为客家人为荣”;有六成七的客家民众在初认识朋友面前会表明自己的客家人身分;客家民众子女的客家认同态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另外调查结果也发现,客家人“勤劳节俭”的特质,无论时空环境如何演变,仍然深植在客家民众的内心。(参见《105年度全国客家人口暨语言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客家委员会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2017年6月)。<nextpage> 三、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意义与前景 这些年来两岸四地的客家地区,特别是台湾和大陆的客家地区,从政府到民间社会都有很多客家文化活动,兴建了很多客家文化场馆,不同客家地区的跨区文化交流活动也非常频繁。除了两岸四地间常态性的双边或多边文化交流活动之外,还有大型的、定期性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已办至29届,2017年在香港)和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等。这些活动,都在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促进不同客家地区的客家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两岸的客家文化交流还是很不够的,甚至还是肤浅的,彼此的认识、交流都远远不足,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挖掘、发展空间。 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层次和形式很多,但就未来方向而言,笔者认为有几个重点必须掌握: 第一,积极推动客家文化交流,要重视客家精神的凝聚和升华。 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客家人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客家人,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而客家精神则是不同地区客家人的文化共性。两岸未来的客家文化交流,除了积极推动不同地区客家文化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瞭解和情谊之外,应该通过这种交流,发现和凝聚更多的文化共性和文化共识,升华为共同的客家精神,并且加以传承和弘扬。 第二,增进客家人对客家意识和身份的认同,增加客家人对客家身份的自豪感。 客家人,是汉族的优秀民系之一,原居中原,因天灾人祸等原因,几经迁徙,辗转至闽粤赣地区,散居世界各地,包括台湾。客家人在异常艰苦的迁徙岁月中,养成了开拓进取、不畏强权的独特精神,保存着爱国爱乡、深明大义的文化意识。两岸未来应该通过各种客家文化交流,进一步唤醒客家人的客家意识和身份认同,增加客家人对客家身份的自豪感。 第三,增进非客家人对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认识和认同。<nextpage> 两岸的客家文化交流,也应努力增进非客家人对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认识和认同。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客家人融入各地,特别是融入都市地区的主流社会,并赢得主流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第四,增进客家人的历史荣誉感,增强客家人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感。 从远的、大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来看,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客家伟人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客家人的影响力穿透整个中华民族。 从近些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看,客家人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僵持对峙了几十年的两岸关系,很多台湾客家人(包括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等)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开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岸关系的历史进程中,客家籍的新闻工作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岸新闻双向交流中,首次访问大陆的两位台湾媒体记者之一李永得,是高雄美浓客家人;首次访问台湾的两位大陆媒体记者之一郭伟峰,是广东梅县客家人。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但也是客家人无所不在的象征。这一来一往,打破历史坚冰,开创了两岸关系双向交流的历史新时代。接着,许多台湾客家籍的资深媒体人如黄肇松等,都在推动两岸新闻交流和两岸关系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台湾许多对客家文化保护、弘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两岸深化客家文化交流不仅有必要,而且潜力巨大。 近些年来,台湾对客家人的重视,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政府体制上,不仅在“中央”成立了部会级的客家委员会,在许多县市也都成立了客家事务局或客家事务处,编列预算推动相关工作;成立了客家电视台;推动客家事务立法,通过《客家基本法》;在许多大学成立客家研究机构,如客家研究学院、客家研究系所、客家研究中心等;进行各种客家人口调查、调研等等。可以说,这些年来全球客家热的兴起,与台湾对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重视有密切的关系,在客家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客家人才的培养、客家文创产业的培育等等方面,台湾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学习。 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两岸客家人应该更有信心,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正如中评社社长郭伟峰曾经为文所称:如果跳出细节看宏观层面,可以知道,台湾的客家文化源自大陆,客家文化又理所当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客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大陆客家文化必然有正面的影响。目前,客家人的主体在大陆,但是,客家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在台湾。双方的文化交流,必能极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其在今后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作用,独特且无可替代。 总之,客家文化所蕴含的很多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值得深入挖掘并加以弘扬;深化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是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和精神力量。 注:本文发表于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举办的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