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两岸关系的理论历史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9-08-25 00:06:13  


 
  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握历史发展大势,顺势而为,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先后提出了“两岸一家亲”、“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两岸命运共同体”、“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两岸交流要达到心灵契合”等主张。同时坚定提出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十九大更是把“六个任何”写进了党的报告,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决心、信心。正如两岸媒体普遍议论的,十八大以来,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有弹性的更有弹性,有坚守的更有坚守,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充分体现在2013年以来,他在会见萧万长、连战、朱立伦、洪秀柱、马英九等人的谈话中和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1.2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五点建议,可概括称为“习五点”。这五点建议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两岸关系上的谋篇布局,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习五点”包含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目标、任务、基础、途径等五个方面,对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而言,继承中有创新,坚持中有发展。

  综观1949年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两岸关系的论述核心观点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事实绝不能改变”,“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两岸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虽然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已经新老更替了几代人,但对这些核心观点都是一脉相承的,始终坚守,永不放弃。70年来,虽然两岸关系风云变幻,波谲云诡,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确立为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进而形成了“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

  二、两岸关系70年的历史逻辑

  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两岸关系70年的风雨历程,何尝不是在两岸人民期盼互相瞭解、互相交流、互相支持、互相包容中踏浪前行的?回望两岸关系7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维护了广大台胞的切身利益。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最能反映一个政党的格局和高度。历史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逻辑,只有把握了人类发展规律、始终站在人民立场的政党,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逻辑。

  1.1987年台湾地区解严之前,两岸基本上处于政治对立、军事冲突、经济断绝、国际较劲的状态。民间交往几乎完全隔绝。两岸的交往基本上以官方和半官方秘密接触为主。

  从1949年开始,国民党当局为巩固自己在台、彭、金、马的统治,在台湾地区实施了长达38年的戒严。两岸之间民间交往几乎完全断绝,音讯全无。虽然老蒋难以咽下丢掉大陆江山、带着残兵败将蜷缩在东南小岛的这口恶气,念念不忘“反攻复国”,经常告诫岛内军民“毋忘在莒”,不停地在岛内散布恐共、仇共思想,但老蒋也始终没有背离民族大义,仍然反对、抵制美国政府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在这种状况下,老蒋一边宣扬连自己都不一定相信的“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这样的豪言壮语,一边又多次秘密派人赴大陆交涉、试探两岸和平解决纷争的条件及可能性,之后虽然因各种原因,没有了下文,但两岸之间的来往不管公开也好,秘密也罢,谁也无法阻挡。当然,这期间,中共中央也利用特赦国民党战犯,向两蒋展示“爱国不分先后”、“和平归来历史问题可以既往不咎”等诚意,同时邀请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穿梭两岸三地进行沟通、劝说、解释工作,对当时两岸关系的稳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