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深度:钟飞腾析中日与大国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22-04-29 00:06:49  


 
  这种思想自然也波及日本。因此,经贸关系可能正在逐步分化,作为一个国家,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也得考虑政治、安全关系等。美西方不断宣扬经济的武器化,日本也有人接受经济贸易武器化的说法,建议日本将一部分高技术保留在本土,进行适度的产业回流,提升供应链的安全。如果是这样,当然会损害中日贸易。

  当前中日政治安全关系更加突出、经贸竞争性更加张扬

  中评社: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您认为,过去50年的中日关系有何特点?

  钟飞腾:在概括中日双边关系时,曾有过很流行的说法,比如“政冷经热”,就是说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有分离,政治关系不好,并不影响双边经贸往来。20世纪70年代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很重视日本,也希望通过与日本的联系,塑造一个更有助于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

  1985年4月,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平正芳时期的外相大来佐武郎在韩国发表过一个著名的演讲,提出了由日本创立的不同于西方的经济分工秩序,即雁型模式,并认为日本充当了东亚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区域内的其他经济体可以追随日本的步伐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中国也借助于美日贸易摩擦所形成的日本企业向亚洲投资的高潮,很好地吸引了一大批日本企业到华投资,扩大经贸联系。以周边国家来看,日本长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近些年几乎被韩国赶超,但中日贸易的质量还是很高的。

  在中国实力不太强的时候,日本总体上也和美国一样,认为一个经济开放不断扩大、实力地位提升的中国,对日本是完全的利大于弊的。在这个阶段,日本与中国主要就是要做生意、赚钱,双边关系主要是经济为主,政治为辅,因而才有政冷时并不会给经贸关系造成严重的冲击,中日之间在经济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日本公司感受到中国企业的强大竞争力,因而与中国企业合作时更加小心谨慎,这自然就会导致分化,一部分日资企业继续在中国深耕市场,一部分日资企业则从中国撤离,部署到了东南亚,还有一部分回了日本。也就是说,原来的经贸关系是日本在微笑曲线的两端,现在的经贸关系则纵横交错,日本并非在所有领域占有,中日双方的竞争性更加突出了。

  与50年来经贸关系不断扩大相比,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则持续下降。按照日本媒体的民调,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最好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现在的好感度都不到当时的五分之一。这既有日本人对80年代中日关系良好的虚像,也反映出如今日本民众对中国在地区事务上地位提高的不适应。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按照日本新版《外交蓝皮书》公布的相关机构民调数据,75%的日本人“对台湾感到亲近”。

  政治关系更复杂,日本对中国崛起的担忧非常强烈。中国与日本的政治制度差异大,价值观也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民众也从最初的新鲜感中摆脱出来,在面对一个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中国时,心态发生了大的变化,不再含有负罪感。很多日本政客,则突出地强调中国军事能力的提升,对此感到强烈的不安。简单说,中日关系从经贸为主、政治为辅,转向了政治安全关系更加突出、经贸竞争性更加张扬的一种状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