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 
中评论坛:融合发展与港台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4-02-10 23:53:22  


 
  重在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

  两岸融合发展主要面向台湾同胞,要做好广大台湾同胞的工作,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就是做好人的工作。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新的举措,在大陆方面发布过的“31条”和“26条”中都得到充分的反映,“31条”中有19项措施面向的是台湾同胞,也就是面向的是人。“26条”中有13项措施面向的也是台湾同胞,也面向的是人。而在各省市颁布的多种多样的“几十条”中,大致也是如此。这反映了一种值得注意的政策导向和政策重点,就是充分考虑两岸关系发展的底层逻辑,即展现善意、善念、人情,满足两岸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愿和诉求;通过具体措施的推行,让两岸关系从“兵凶战危”转到人化世界,对当下两岸关系和两岸事务进行符合民心民意的治理。当然,对于对台工作来讲,就是重在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

  要做岛内“沉默的大多数”和“陌生的一部分”的工作

  应该说,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在技术上不存在太大问题,问题是政策和人为因素。疫情前的2019年两岸人员往来曾达到约900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超过600万人次。2015年实施台胞来往大陆免签注,全面实施卡式台胞证,大大方便台胞往来两岸,当年即达到985万人次峰值。两岸实现“三通”后,截至2021年,双方人员往来有1.5亿人次,台胞赴大陆计约1.12亿人次。这意味着,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社会性交往的局面。但是,在民进党当局限制交流、阻断对等资讯的做法下,在台湾无良媒体的操弄下,两岸同胞之间的相互瞭解和理解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台湾民心民意仍然存在“两张皮”的情况。

  前不久,大陆五所著名高校的学生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到台湾访问交流,受到岛内各界人士的欢迎。北大一位同学回来兴奋地表示,跟台湾青年交流没有障碍,似乎见面三分熟。这次赴台访问连同马英九先生的大陆行,应该说是2023年两岸交流中的两件大事,对两岸关系缓和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但两岸关系的真正转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有不少台湾同胞对大陆比较陌生,甚至有的还抱有一些成见。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岸交流交往已有30多年,彼此来往也曾呈现热络的局面,但还是有很多、甚至是多数台湾人没来过大陆,对大陆并不太瞭解。在民进党当局操控舆论下,两岸间存在的资讯不对称现象,确实窄化了部分台湾民众的视野,弱化了认知能力,很多人长期被“洗脑”,形成路径依赖。应该说,对于我们来讲,他们是“陌生的一部分”。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台湾特殊的政治生态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在政治问题上并没有公开表达态度,处于某种“潜水”状态,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