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蒋介石与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http://www.CRNTT.com   2008-12-06 00:53:56  


 
  蒋介石很早就接触宋明儒学,不仅笃信不疑还身体力行,常以“存天理,灭人欲去人欲,存天理”自律,果真能一日三省吾身。蒋氏年轻时私生活荒唐不堪,在其日记中他尽量一日三省吾身来克服常见自省之语,比如见女色心动本乃人之常情,可就是这么一闪念,当天日记他就会检讨:“遇艳心不正,记过一次。”类似这样的“狠斗色欲一闪念”在他日记中,特别是认识宋美龄之前举不胜举。严格按照道学家的要求修身养性,致使传统文化对蒋介石影响极大,他认为“中国的经书实为民族精神、民族德艺和民族哲理所寄托”。

  1959年蒋介石在台北订正《科学的学庸》,对《大学》、《中庸》进行解读,认为“《大学》这部书,将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包罗无遗,发挥尽致”。这颇能代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把一些典籍功用过于夸大的无所不能。。

  不过中国哲学多为政治哲学,传统文化亦为政治文化,在蒋介石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中,无不含有政治上的目的,“我以为我们今日要复兴民族、消灭共匪,亦就先要复兴我们民族的文化。”

  回溯蒋介石一生,他始终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推崇备至,其思想也是以儒家道统为根本。所以,这就不难理解蒋介石为何发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了。

  薪火相传的传统文化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其遗嘱声称:“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蒋介石带着他光复大陆的迷梦走了,复兴民族文化大业的接力棒要交到了蒋经国之手。

  蒋经国成长过程中受蒋介石影响极大,蒋介石一再指导蒋经国要读好四书,尤其要读好《孟子》、《曾文正公家书》、王阳明全集等。蒋经国因此着重传统文化的研习,对自己过去在苏联所受的思想影响作清算。

  蒋经国上台后,继续了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他将父亲去世的4月定为“教孝月”。礼义仪孝为先,希望能通过发扬孝道,由孝亲而推广为爱人,以至于爱国爱民族,促进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使世界人类认识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鼓舞群伦,相与为善”。

  在蒋经国的推动下,文复会于1986年提出“现代国民生活纲要”,发动了现代国民生活运动,针对物质主义对人精神生活的侵蚀,重点推行孝悌、勤俭、礼节与秩序等诸传统美德,希望借此使人们确立生活准则,注意身心修持,重视家庭伦理,增进社会和谐。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蒋经国去世,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终于告一段落。这场历时20余年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虽然常被人认为是“食古不化”,钳制了学术自由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是它清除了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全面恢复了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发达的传统文化为精神资源,使得台湾后来以极小的代价完成了民主转型。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为台湾几代人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在岛上培植出丰富的文化土壤。在台湾不但每逢孔子诞辰岛内孔庙要举行庆典,其他一些节日社会名流均要举办诗歌雅集,普通百姓酒酣耳热时还常常吟诗唱和。

  也因为有这样的氛围,才有钱穆、徐复观、牟宗三等这些国学大家在台湾开馆收徒,带出一批批国学传人;才培养出林怀民和“云门舞集”,演绎出《薪传》、《九歌》、《水月》这样现代和古典完美结合的作品;才孕育出李安这样的艺术大师,拍摄出《卧虎藏龙》这样意蕴悠长的电影;才滋养出方文山等著名词曲作者,创作出《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这样宋词小令般典雅凄艳的歌曲,引领华语乐坛的中国风。

  然而,近年来台湾社会同样也遭遇了现代化和全球化冲击,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浪潮进一步侵蚀。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大力推行“去中国化”与“去蒋化”,主张“非断奶不可”。历经浮沉后,传统文化在台湾影响日渐式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