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会代表不再“业余”才是根本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09-03-06 07:51:21  


两会“明星”代表刘翔屡陷“缺会门”引争议
  中评社北京3月6日讯/《南方农村报》昨天刊载唐昊文章《从“业余代表”到“专职代表”》,文章说,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闭会期间的职能为何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代表的专职化。现代政治生活本来就需要精确的政治分工,人大制度的许多深层问题的解决均需以此为起点。全文如下: 

  人大开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的言辞行动都会被媒体放大,并作为公共政治生活里的符号和方向而加以重点解读。对大部分代表来说,在这两个星期里所受到的关注,可能比他们在其余的300多天所得到的关注加起来还要多。 

  不过,相比媒体关注代表们开会期间的一言一行来说,我更关注的是代表们在不开会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原因很简单——开会时短暂的发言不过是日常积累的自然表现而已,真正决定其代表职能履行是否到位、提出建议是否有价值的因素存在于他们平日的政治生活。 

  我国有各级人大代表近290万人。这些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之一,是“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即与民众、专家、媒体建立起直接而广泛的联系,就民众关心的议题进行调查,这将促使人大代表在开会的时候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立法议案或者预算、政策构想。不过,这种理想化的情况往往难以成为现实,对一些代表来说,其与民众的接触和对民情的了解并不令人满意,甚至很多选民都没有见过本选区的人大代表。 

  拿广州市的人大代表来说,虽然大部分代表能够积极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了解民生民情,但也有些代表在没有书面请假的情况下,较少或极少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如去年某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了7次闭会的代表活动,有4位代表只参加了2次。某区安排代表听取政府关于重点整治工作情况的汇报,应参加代表人数75人,实际到会人数仅有36人。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