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万物清明 共此一礼

http://www.CRNTT.com   2009-04-05 11:45:43  


清明祭祖,与中国人的伦理文化密切关联。
  中评社北京4月5日讯/《解放日报》今天登出龚丹韵的文章“万物清明,共此一礼”。作者认为:“清明,传递着视死如生的民族生命观”,“凝聚着家国同构的民族伦理观”,“型塑着天人合一的民族时空观”。作者期盼:“沧海桑田的巨变,就在华夏千年中实现,滚滚前行的车轮,让炎黄子孙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俯视江汉,仰望浮云,人生代代无穷已。同此一躬,承先烈之遗志,壮未来之山河! ”文章内容如下:
 
  风烟俱静,时节如流;三香袅袅,扶摇青天。 

  己丑牛年的清明,忽焉已至。历史的长河滚滚东去,不知淘尽多少英雄人物,忠骨处处;无数细流奔腾于九州四海,逶迤繁衍,生生不息。那些名垂青史的先贤先烈们,黄沙万里,安土仍在。于是,俯瞰大地我们明白,祓禊是为先烈英灵,是为那民族千年传下的不灭之精魂;仰望苍穹我们明白,祭祀不只为先祖荫恩,更为高蹈那无垠的未来。 

  清明,传递着视死如生的民族生命观。 

  鲜花一束、水酒一杯。墓前可见草长莺飞,可闻鸟语花香?先人没有离开我们。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炎黄子孙高邈犹如“天地与我幷生,万物与我为一”,视生为惑,视死为归。有无惧无畏的自我牺牲,有击节高歌的洒脱英姿,更有从容不迫的壮志凌云。那是以天地为熔炉,以死生为一府的生命哲学。 

  如是之故,汶川地震的万千灵魂,在亲朋心中永存,与广袤大地共融。冢前絮语绵绵,不只为祈愿福泽,更为追昔抚今,血脉相连。 

  清明,凝聚着家国同构的民族伦理观。 

  魂魄将往,乃大归乎。沿途可见执手偕牵,可闻私语切切?这是归家相聚之旅。亿万子孙拜扫圹茔,同此一躬,共此一礼。素服诣墓,致意思慕之情,汇成仁义爱敬之礼,聚水而成川,阅人而成世,才有民族文貌之盛。除草添土,感怀人间百态,如何全生、如何养亲、如何尽年、如何报国,是我们世代永续的情结。 

  红尘万丈中,钟鼓笙竽、雕凿刻镂、刍豢之味,令人五色目迷。不妨在此日落眠冢时,夜归祭灯前,宁静致远,感受一丝清明,不与物迁,回归师法自然的伦理。 

  清明,型塑着天人合一的民族时空观。 

  日月潮汐,四时更替。踏青可见曲水流觞,可闻笑语殷殷?这是安生乐死的朗朗心态。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宇宙亘古不变,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当心与自然同在,魂与山川共眠,人生则灿如星辰,长比日月。以澄净之心看待大千世界,寒来暑往,安时而处顺,哀极乐返,静观皆自得。 

  生离死别,华夏民族历经磨难,跨过血泪交融的黄土,穿过幽暗曲折的流年,仍然谈笑从容,举重若轻。因为我们相信,生命不息,人生虽不乏危机重重,不乏无可奈何,但俯仰无极,便希望永在。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寒食禁火、清明扫墓、上巳踏青。节气与节日兼幷,肃穆与欢乐同行。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羽觞随波起伏,佩兰摇曳顾盼。穿过洛水的蒹葭苍苍,穿过曲江的繁花迷离,即使逝者如斯,我们的孝思依然山高水长,与天地同在。光阴荏苒,尽管有天灾频仍在前,金融危机在后,然而我们的乐观精神仍然坚定满怀。始终坚信,当前金融危机只是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唯有上下齐心、克难奋进,必能破浪前行。 

  垂柳遮风,一空如洗。每到此时,可见雀麦草汁,青团色绿?可闻糯米枣泥,香气扑鼻?沧海桑田的巨变,就在华夏千年中实现,滚滚前行的车轮,让炎黄子孙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俯视江汉,仰望浮云,人生代代无穷已。同此一躬,承先烈之遗志,壮未来之山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