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永续ECFA 利益分流弱势

http://www.CRNTT.com   2009-12-13 09:42:47  


ECFA对台湾明显利大于弊
  中评社台北12月13日讯/“在新的全球贸易理念中,永续才是真正值得追寻的目标。如何永续?得让各方经济体共同成长。不是靠市场,而必须透过人为的诱因引导,目的在于让资本狂注于市场热点时,分流带领市场弱势区。ECFA若能提供永续的、共享的成长配套政策,方能安定基层人民的恐惧。”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副教授辛翠玲今天在《联合报》登出文章“永续ECFA 利益分流弱势”,文章内容如下: 
 
  随着双英辩论的新闻热度,ECFA又引起高度讨论。在府院皆表将全力与社会各界说明ECFA之时,或许该先细思,ECFA的问题何在?事实上,关键不在有无说明,而在于有无沟通到重点。而对有疑虑者而言,ECFA的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到底这东西带来的经济与政治得失是什么?小自个人,大至“国家”,会不会在ECFA中灭顶?

    府院又该如何释疑呢?

  ‧辩称民进党开放进口的大陆产品才真的多吗?非也。今天是国民党执政,大家要看的是,国民党怎么处理未来。

  ‧辩称不要锁国,大胆藉大陆市场崛起吗?不对。在贫富不均、民智已开的今天,大家也已体会,郭台铭与严凯泰的获利,不等同你我的工作收入保障。

  ‧又说,ECFA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吗?还是错。所有的人都知道,两岸政经关系的脉络是如何相互纠缠。

  ‧或说,ECFA只是个架构,况且还有“早期收获”条款,确保利益回收?仍是错。正因为只有架构,没人保证,未来如何发展;纵有早期收获,后续是否还有收成?

  质疑ECFA,不代表反对大陆与进行经贸协商,而是对于ECFA感觉不安与不信任;不信任政府的执政能力,不信任执政党所代表的特定阶级利益,不信任执政党在两岸交流间的尊卑取舍。因不信任而不安,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面向。这样的不安不会因为政府高层是否“使用更草根的语言”、“透过地方广播电台”等技术性操作就能化解;如何做呢?

  在感性的层面上,需透过传媒与实际作法,传递出足够、清晰的讯息,让民众看到,执政党不是两岸商机的奉承者。举凡大陆采购团来访、重要人士来台等,接待之党、官方,如何在礼数、利益与台湾尊严表达之间拿捏得宜是该琢磨的。讽者或谓,台湾自尊如此薄弱?是的。我们必须承认,无关统独,今日台湾社会面对两岸的消长,自尊心确薄弱,所以更需细腻以待。感性层面,以感性化解。即将来临的第四次江陈会,是一个立即可以实验的习题。

  而在理性层面,执政者则需有更高远的思维。台湾当然要与国际市场、大陆市场连结,然而,政府在打开市场大门的同时,需知过去十数年来,国际政经学界对于新自由主义市场的开放理念,已有许多的反思。各种实例显示,开放的市场所带来的效益并不会自动溢出到各角落,而雨露均沾;相反的,市场的最大获利,呈现出利益集中与对于人力在内的生产元素剥削。这种获利的代价是不安定的社会。

  在新的全球贸易理念中,永续才是真正值得追寻的目标。如何永续?得让各方经济体共同成长。不是靠市场,而必须透过人为的诱因引导,目的在于让资本狂注于市场热点时,分流带领市场弱势区。ECFA若能提供永续的、共享的成长配套政策,方能安定基层人民的恐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