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后哥本哈根 中国如何化解舆论压力

http://www.CRNTT.com   2009-12-25 00:40:20  


 
  但对中国来说,上述变化也有一个负面效应,那就是外界对中国的期望值空前提高,且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了中国的实际承担能力。这两年来,不管国际上遇到什么大事,人们都要把眼光投向中国。这次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各方就盯住了中国,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个新兴经济体中的代表,也是最大的排放国。既有钱搞减排,也有很大的减排空间。

  实际上,在哥本哈根会议的后半程,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减排责任,已经取代了前一周的话语主题——气候正义问题。且与此前的国际会议不同,中国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发达国家,也来自发展中国家。后者担心大会达不成有约束力决议,他们就无法获得三年过渡期的援助,岛国联盟更是担心自己的生死存亡问题。可以说,中国在此次大会上感受到的压力,是近几年国际会议上不曾有过的。这一点,在巴西总统卢拉18日的表态后,就更突出。卢拉表示,巴西愿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理解和支持美国关于减排透明化的主张,并反对以“政治声明”的形式结束大会。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中国无疑应把后哥本哈根时代的气候问题的复杂性,估计得更足一些。这次英国方面的言论,实际上只是开了个头。可以预见,今后诸如此类的言论还会以不同形式抛出来,因为它背后有一个舆论基础。对此,中国要有充分的思想和行动准备。一方面,要在向外界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要充分利用目前“自愿减排”的时间机遇,加快国内节能减排的步伐,同时在减排机制上尽快与国际接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