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不是金融危机的大赢家

http://www.CRNTT.com   2010-01-10 08:09:43  


 
  中国还收获了部分仇恨。曾经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如今的政论家保罗.克鲁格曼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专栏文章标题就是《属于中国的新年》,文章将美国就业低迷、债务过多的责任推给中国,认为要摆脱困境只能与中国打贸易战,他用赞赏的口吻引述最近去世的凯恩斯派经 济 学 家 萨 缪 尔 森( P a u lSam uelson)的话说,当就业“低于充分水平”时,控制国家的经济以增强本国实力的重商主义政策实际上是恰当的。和中国打贸易战?克鲁格曼显然在虚张声势,如果中美大打贸易战将毁灭全球经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克鲁格曼说出了不少重商主义美国人的心声,他们希望扼制中国的出口能力。这股力量不可小觑。

  而在中国国内,借助2009年巨额的货币发行量,已经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最大的泡沫,不少城市房价翻番。经过2009年一轮扩张,事实上中国继续实行经济扩张政策的内生动力已经不足。以银行为例,如果不补充资本金满足银监会提出的最低标准线,则中国银行业今年投放信贷的能力将受到严重约束。由此,新年伊始,中国国有上市银行再融资风声又起,有数位消息人士称,中国银行正准备再融资200亿人民币,而这应只是该行再融资计划中的第一步。也就是说,为了中国银行业有继续向大型项目与企业贷款的能力,他们得找到新的投资者。

  在中国经济数据复苏的进程中,还顺便帮助了大宗商品出口国。目前大宗商品与美元渐行渐远,而与中国需求越走越近。资源出口大国首先走出衰退阴影,澳大利亚等国还有余力率先加息。

  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确实有所收获。

  最大的收获是,中国在全球业已展开的资源收购行动在金融危机期间大大加快,涵盖煤炭、原油、铁矿石等所有领域;中国汽车等制造行业正在积极并购全球的知名品牌。其次,此次拉动经济投资的基础建设以轨道交通与节能工程为主。危机过后,我们将以通胀的代价留下遍布全国的高速轨道交通网,留下足以夸耀世人的智能电网。

  简言之,中国在危机中收获了漂亮的经济数据、工程项目,为未来的建设打下了基础,却未能在制度建设上、创新能力上有寸进之功。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国人天性缺乏创造力,恐怕与有些人迷信工程进步与经济数据提升足以笑傲世界,与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低效的国企与行政管理领域有关。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