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朱元璋“国籍之争”叫醒中国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3-30 13:53:19  


 
  不管是端午祭还是朱元璋身世之争,其实都证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而对于网友的态度,李河则认为不必去责备,倘若网友没有动静,也是不正常的。
 
文化:谨防“去汉化”把我们弄晕

  其实,对于中韩网友及媒体之间互不相让、剑拔弩张的态度,双方公众应该互相理解,但是对于学术界来说,却不应该被舆论所影响和左右。李河表示,中韩文化的关系在“剪不断”上是显而易见、不必证明的,现在的问题是“理还乱”。

  李河说:“在韩国,有很多学者有很明显的去殖民化的心态,包括把汉城改成首尔,去掉汉字等很多行为,这种后殖民化、后现代的思潮其实并非韩国所独有,包括香港有很多带有英国殖民地色彩的东西也在逐渐地被淡化。坦白地说,历史上,中国对于韩国不管是在文化上还是在武力上,都曾经有过不止一次的控制行为,因此这种去殖民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韩国的这些行为固然有其目的,但作为知识界不应该因此把自己弄糊涂了。李河说:“韩国人现在越玩越真,把自己给催眠了,以为真是这样。”

  朱元璋的相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谜,明史中记载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百姓传说他相貌丑陋。

  态度:要有大国的胸襟和幽默感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两国间的传统之争呢?李河说:“我们应该有大国之心,要有大国的幽默感。”

  对于韩国媒体的这些行为,李河表示可以理解。他说:“韩国媒体这些年来弄了很多这样的事情,孔子、老子、端午节等,我们第一应该关注,第二应该理解他们的心态。但另外一面,倘若他们过度强调这些东西,我们自然也会拿出真实确凿的证据,去堂堂正正地辩论和反驳。”

  所谓的理解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河解释:“就是要有大国的幽默感,在现代社会,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话语权的国家,我们应该要有大国的胸襟和气度,不必那么激动,关注当然没有问题,但要把这个当成一个了不得的大事则没有必要。”

  实际上,中国国内各地之间也同样存在很多类似的争论。李河说:“比如黄帝故里之争,山东、甘肃乃至河南都在争,炎帝也一样,这种事情在国内太多了。为什么一旦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争论,我们有些网友就会如此激动?其实没有必要,有些韩国媒体或专家要争,正好说明韩国与中国文化无法割断的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