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 可以没有ECFA吗 | |
http://www.CRNTT.com 2010-04-22 10:33:14 |
在地球村的多元化社会中,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密切,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每个国家都尽可能地参与国际经贸事务;然而,国际经贸事件牵一?而动全局,一旦发生经贸的重大事件,便极易产生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从早期1930年代的经济大恐慌、1970年代的能源危机、19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到2000年代的金融海啸,都是因为国际事务影响自身经济的重要案例,但这些伤害均不影响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的初衷,除了因各国无法自身渡外,且亦无法抽离众人而单独存在以外,这些因国际事务所遭逢的自身经济危机之产生,大抵都是因为决策者对财经问题认识不清或判断错误,因处理不当所引发的严重经济现象,而非参与国际事务的本身。 台湾是海岛型经集体,必须经由国际贸易的扩张来带动台湾的经济成长,然而,在2008金融海啸的侵袭下,台湾为打破经济不景气的僵局,于是有加入CECA(ComprehensiveEconomicCooperationAgreement)的主张,希望藉由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的协定”,达成两岸经贸正常化的目的,再进一步签订ECFA(EconomicCooperationFrameworkAgreement;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希望经由与大陆签署的经济协议,而能进军东协经贸体系,而不论是签署CECA或ECFA的做法,大抵均类似等同于两岸先签署“特殊的FTA”,因为唯有在这样的情境下,台湾才有与东协签定FTA(FreeTradeAgreement)的空间,而台湾经济的未来发展也不会因而边缘化。 事实上,在全球整体性的经济合作与整合中,FTA是比较被信赖也最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式,ECFA理论上属FTA的一种,不过两岸所采用的ECFA与FTA下ECFA仍有些差异,因为FTA是先双方谈妥免税清单以后,再进一步签订协定,而政府现行规划是拟使用“东协加一”的模式,先签订ECFA框架性协定,再以渐近式之方式谈判双方互为免税的款项,而政府这样的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早防患台湾每况愈下的经济,也让台湾的未来经贸活动有更大的国际空间,台湾经济也有较大的稳定的力量。 以当前的世界经济之发展走势而论,台湾最主要竞争对象是同位于亚洲的韩国;韩国为了因应经济变局,己积极加入国际市场,而东协则是其最主要的目标,因为不论是“东协加一”(加中国),或“东协加三”(加中国、日本、韩国),都已箭在弦上,或已积极进行,前者于2010年全面互免关税;后者则将在2012年达成协定,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甚大;若再考量未来可能的“东协加六”(加上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洲、纽西兰),其含盖人口已超越全球的半数,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但台湾不是东协的成员,亦不在“东协加n”之内,在全球经济关系日愈密切的情况下,若台湾不能急起直追,则有一天会被边缘化,更重要的是台湾的产品将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台湾的经济也难有突破性的发展,而这也是政府要与大陆签订ECFA的主要原因。 若以台湾当前的外交环境来观察,拉丁美洲是与台湾具有邦交最多“国家”的地区,然而,台湾目前与中南美洲五个国家签订FTA,但仅占台湾贸易总额的千分之三,必须积极拓展其他各国的经贸关系,而台湾与东协各国并无“邦交”,加入东协经济体有其困难,但两岸关系改善以后,若能进一步签订ECFA,则东协“国家”与台湾签订经贸协议的可能性比较高。 事实上,ECFA是两岸特殊经济协议,实质内容含商品贸易、服务业贸易、投资保障、争端解决机制…等,都是政府研拟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地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理念与政策,才能使台湾的经济圈扩大,并进一步与国际经济接轨;另外,若不能有效地推动ECFA,则东协+1启动后,台湾许多产业都会面临关税问题,届时可能很难与东协这些国家竞争,因为ECFA的签订并非为了个别产业,而是为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且两岸签署原则已经定调,即是以公平、对等、尊严,同时强调两岸同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会员的事实,在WTO架构下洽签ECFA,台湾“主权”应无太大的风险,更何况以公投决定无政治框架的经济问题,世界各国中鲜有其例。 在民主社会下,台湾是否要加入ECFA,见仁见智而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在金融海啸侵袭下的台湾经济几已进入困境,政府若不能长远看待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问题,台湾的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瓶颈,则后代子孙的生活堪虞,因此,参与国际经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展多元化的经贸关系,是避免台湾走向“倒退经济”的主要原因;政府为挽救台湾的经济,对两岸经贸关系之协商已有突破性的发展,亦说明了政府积极走出闭锁经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台湾为海岛型经济,台湾人唯有勇敢走出去,唯有与国际事务密切接轨,台湾才会有亮丽的明天,而ECFA的选择与签订,则关系台湾未来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