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外贸下半年不可能出现恶化的“拐点”

http://www.CRNTT.com   2010-08-17 08:26:54  


 
  第三点是外贸与宏观经济内部平衡之间的关系趋向复杂。中国强有力的反危机措施刺激了大宗商品进口需求,矿产进口需求尤为强劲。1至7月中国进口的大部分主要大宗商品均呈现量价齐升局面,铁矿砂进口3.6亿吨,增长1.5%,进口均价为每吨116美元,上涨53.3%;大豆进口3076万吨,增长16.2%,进口均价为每吨439美元,上涨4%;……进口原料价格高涨,在国内产生了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从一月份以来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就一直上涨,市场上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当强烈,只是由于采取强力回收流动性等措施才使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 I)同比增幅没有失控:2009年11、12月分别为0 .6%、1 .9%,今年1至6月依次为1 .5%、2 .7%、2.4%、2.8%、3.1%和2.9%,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总体增幅为2.6%,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以上。

  进入7月份以来,上述机制正在转变。由于中国实施宏观调控,国际市场上许多矿产类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趋向疲软,进口原料价格造成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正在趋向缓解,国内统计的工业品出厂价格7月份比6月份回落了1.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类价格回落了2.3个百分点,它们对后续产品的传导压力有所缓解,但世界性极端气候肆虐、国内农业基础设施问题隐患暴露等正在抬高来自农产品方向的通胀压力。不要以为国际市场粮价波动中国就可以置身事外,因为即使我们采取限制、禁止粮食出口的措施,国内外市场价差也将通过激励走私等渠道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压力,而中国恢复大量进口玉米、中国从越南采购60万吨大米(相当于中国上半年大米进口量的3倍)等消息又必然会对国际市场粮价产生进一步推高的压力。

  与此同时,此前高涨的进口铁矿砂等矿产价格已经显着刺激了国内生产,仅上半年国产铁矿砂产量就达到48503万吨,同比增长28.0%、10641万吨;但由于国内铁矿砂等金属矿产品位远远低于进口矿,假如进口矿产价格显着下跌,下游厂商将优先选用进口矿,国内相关矿山可能面临困境。



 【 第1页 第2页 】